近期,印巴关系因克什米尔争端急剧恶化,双方接连释放强硬信号,坚决表示不会在核心问题上做出让步,令本就敏感的南亚局势愈发紧张。



事情的起因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印度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控其支持“恐怖主义”,尽管巴方坚决否认,双方矛盾仍迅速激化,开启强硬对抗模式。



5月1日,巴基斯坦高层密集发声。总统扎尔达里与总理谢里夫磋商后明确表态,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在实战演习现场强调,对印度的任何军事挑衅都将予以“迅速、果断且升级的回应”,展现出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定立场。



印度方面同样态度强硬。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宣称,将全力追捕枪击事件相关“恐怖分子”,反恐行动绝不停止;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与美国防长通话时,指责巴基斯坦破坏地区稳定,并强调印方自卫权获美方支持,传递出绝不妥协的信号。



印巴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1947年分治,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始终是横亘在两国间的“死结”,三次大规模战争更让双方矛盾根深蒂固。近年来,印度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推动中央直辖区改革等举措,被巴基斯坦视为主权侵犯,进一步加剧了对立情绪。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切。联合国多次呼吁和平对话,俄罗斯、伊朗等国积极倡导双方克制,欧盟也在施压推动和解。但目前双方态度强硬,谈判前景渺茫。印巴冲突一旦失控,不仅将给两国经济与民生带来重创,更会威胁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唯有摒弃对抗思维,重回谈判桌,才是化解争端、实现地区长治久安的唯一出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