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又爆发了新一轮战争危机,不管最近几天两国之间是否真的打起来,但预计这轮战争危机势必要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两国将长时间游走在战争危机的边缘。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全球战略大背景和印太地区小环境。
其一、印度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美国发动对华“战略竞争”构成印度难得的战略机遇,眼下特朗普当局的关税战更让印度兴奋异常,号称是“千载难逢”。在印度看来,美国正不得不全方位借助印度,印度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暴涨。在政治上,美西方集团要擦亮印度这个最大“民主国家”的招牌,以此强化所谓的“价值观同盟”,用以加强对中国的政治围剿;在军事战略上,美西方集团要借助印度庞大战略体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势,从西部方向牵制中国,用以丰富针对中国的军事攻势,置中国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战略局面;在经济贸易上,患有严重寄生依赖症的美国指望从印度这里获取廉价的生活产品,要努力把印度打造成新的美国工厂。上述种种需求不但都迈上了新高度,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现实迫切性。
美国急切地需要印度,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印度的战略价值和全球地位,也使印度拥有同美国讨价还价的特别条件,据此,印度不但将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贸要求,而且还将获得空前的战略行动自由。
其二、难得机遇进一步激发了印度的野心
印度这个国家历来野心勃勃,莫迪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党政府更对战略扩张急不可耐,此前已经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动员,什么更改印度国名为“巴拉特”,取消其它宗教合法地位、建立印度教国家等。如果说过去这些野心以及相应的扩张难免要引起美西方警惕戒备的话,那么现如今美西方是唯恐印度在这方面消极起来,他们十分迫切地希望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兴风作浪,十分渴望印度能把印度洋搞得鸡犬不宁,只有这样才符合他们的利益,才能有力地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
来自美西方的战略怂恿激发了印度的野心。针对中国,印度要借机同中国展开经济竞争,以此助力于印度的经济大国梦想,同时谋求在边境问题上占据有利地位;针对南亚次大陆,印度将伺机摧毁巴基斯坦,当前阶段的直接目标是全部吞并与全面控制克什米尔地区(笔者为此已多次发出警告),未来的长远目标则是消灭巴基斯坦,混一整个南亚大地;针对印度洋,印度还要当一个海上强国,使印度洋真正成为印度的大洋。可以说,印度的战略野心从未像现在这样汹涌澎湃,在印度看来,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印度享有充分行动自由、大战宏图的历史时期。
三、目前向巴基斯坦发难恰逢其时
坦率地说,印度此时对巴基斯坦发难可谓恰逢其时,时机的选择十分恰当老道:一是巴基斯坦正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实力孱弱;二是关税战争方殷正酣,未来还可能引发更多更深刻的对抗;三是中国受到台湾岛“台独”势力以及菲律宾等强有力的牵制,四是俄罗斯正忙于俄乌战争而无暇他顾。可以预计,如果这个时候印度大打出手,基本上不会遭遇多少实质性的外部阻力,巴基斯坦的原盟友美国早就同巴基斯坦离异告吹,不会再管巴基斯坦的死活,现在的准盟友中国也不大可能出兵干涉,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集团都只能宠着印度而不敢惹它不高兴,而俄罗斯更只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一来,印度就将无后顾之忧,就可以放手大胆遂行其战略投机冒险主义了。
因此,综合研判,在当前战略大背景和地区小环境下,印度的动向不可忽视,很可能要持续而频频地针对巴基斯坦冒险采取大动作。
对于此种动向和趋势,中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警惕。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看印度是在针对巴基斯坦,但背后真正的目标却是中国,印度上下一直对中国念兹在兹,其民族主义情绪十分强烈,不但要在经济上同中国竞争高低,还要在战略上同中国一较雌雄,尤其是印度处心积虑要在边境问题上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进而染指西藏,恢复印度对我西藏地区的特殊影响和权益。这一概都是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为着打击印度这样的野心,斩断未来这些方面可能发生的事端,中国就不能坐视印度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而置之不理,必须早为之计、提前部署。
一是要推进陆上武装力量前置。紧盯印度的战争动向,择机将西部战区的机动作战力量前移,必要时派出部队直接进驻中巴公路沿线地区,切实保障这条国际交通要道的安全。
二是要在海上早做预先部署。一旦爆发印巴战争,则印度洋必将成为海战场,这将极大地影响中国在印度洋的航运,并且从印度的战争与战略逻辑出发,届时中国必将成为他们在印度洋所敌对、所破坏的目标,借口和理由将千千万万、千奇百怪。为应对这样的局面,中国需要派遣海上武装力量在水面水下都提前部署预置,形成预先威慑。
三是要对巴基斯坦加强空天信息情报保障。同正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争一样,新的印巴战争注定也将是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而这恰恰是巴基斯坦的短板与弱项。为解决这个问题,能伸出援手提供支持的只有中国,中国对此应当仁不让,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战略资源和技术优势,同巴基斯坦方面进行密切的沟通合作,实时提供战略和战术层面来自空天等方面的情报信息,保障巴基斯坦的基本需要,最起码也应该有所动作举措,而不可坐视不理或者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
采取上述行动当然要遭到印度的激烈反弹,中印关系将因此变得更加恶劣。但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历史经验证明,印度不可绥,只能打,针对印度应该以打为主、以绥为辅。在战略竞争之下,所谓的“龙象共舞”已经没有什么可能,印美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他们共同的战略企图就是用印美关系代替过去的中美关系。既然这样,中国也应该丢掉对印度以及对中印关系的幻想,做好准备必要时再一次狠狠地教训印度一番。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张志坤,为本平台原创作品,祝愿大家携起手来,遏制霸权,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