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巴基斯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巴印两军于近期发生间歇性交火,地点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杰赫勒姆谷地的两国实控线附近。另据中新网援引印媒报道,印度军方消息人士称,当地时间24日晚,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发生交火,没有人员伤亡。
莫迪(资料图)
枪击事件发生后,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提前结束原定行程回国。印度政府23日宣布一系列“降级”印巴关系的措施,包括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24日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巴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巴方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指责印方试图将枪击事件与巴方关联“轻率、缺乏理性、不合逻辑”。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所有对印贸易。
这场因克什米尔枪击案引发的危机,绝非简单的恐怖袭击余波,而是印度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豪赌,赌注不仅是莫迪的政治生命,更可能将中国西大门拖入核战阴云。印度此次对巴发难的狠辣程度远超历史。暂停执行维系两国60年的《印度河河水条约》,相当于掐住了巴基斯坦2.4亿人的生存命脉。要知道即便在1999年卡吉尔冲突最激烈时,印度都未敢动用这张终极底牌。新德里这记"断水杀招"背后,藏着三重致命算计:首先是经济绞杀,巴基斯坦76%的耕地依赖印度河灌溉,断水三个月将导致小麦绝收、粮价飙涨,引爆难民危机冲击印度边境。
莫迪(资料图)
巴基斯坦全国大约70%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都依赖这些河流,而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和农村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突然中断水源供应,极可能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饮水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对该国主要农业省份旁遮普省与信德省的打击更是首当其冲。
巴基斯坦已经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例如地下水枯竭、农业用地盐碱化和蓄水能力有限。巴基斯坦水资源管理机构3月曾警告称,在旁遮普和信德省,当前作物生长季的最后阶段可能已面临高达35%的用水缺口。
更让人琢磨的是,莫迪这招到底意欲何为。表面上说是为了报复恐袭,可仔细琢磨一下,印度的动作就显得有点不对劲。恐袭发生才两天,连凶手的影子都没捉到,印度就急匆匆地开始断水、关口岸、驱逐外交官,这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根本不像是临时决定的结果。巴基斯坦刚一否认,印度立马就给反对党人士戴上电子脚镣,国内媒体也全力宣传“反恐英雄”的形象,整个操作看上去就像是排练好的一样。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莫迪这是借机行事,利用恐袭这一理由进行战略上的对决。
莫迪(资料图)
目前,印军在中印边境达旺方向新增3个山地师,配备M777榴弹炮和北极星直升机。分析认为,印度试图通过边境摩擦测试新型装备性能,同时转移国内矛盾。巴基斯坦采取双线应对策略。陆军在边境地区集结50万兵力,配备中国制造的VT-4坦克和红旗-9防空系统。
水利部长警告,若印度持续断水,巴方可能对印控区水坝实施"外科手术打击"。中国西藏军区同步提升战备等级,无人机巡逻频率增加至每日12架次,重点监控雅鲁藏布江流域水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