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兑(1307 - 1389),字良仲,宁海县人(现三门海游上叶人)。自幼承蒙祖父叶培(南宋咸淳年间进士)的庭前教诲,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其呈献的《武事一纲三目》,堪称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之作。
元末时期,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各方豪杰纷纷崛起。六朝古都金陵(如今的南京)彼时虽为朱元璋所占据,然而其所处的战略局势实则极为艰难,腹背受敌:北方有元廷的铁骑大军虎视眈眈,西边陈友谅凭借天险地势割据一方,南边张士诚率领富庶之师盘踞,东边的方国珍更是手握精锐水军。朱元璋纵然麾下有诸多雄兵猛将,面对四方的围追堵截之势,一时间也难以招架,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接受元朝的招安,派遣使者携带厚重礼品前往大都(现今北京)朝拜进贡,俯首称臣。此乃朱元璋的韬光养晦之计,亦契合 “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一古老训诫。元廷果然派遣使者前来册封,倘若这般局势就此定格,恐怕中华历史的长卷之上将不会出现大明王朝的篇章。
值此历史的紧要转折关头,身为一介布衣书生的叶兑毅然挺身而出,向朱元璋献上《武事一纲三目》这一绝世奇策。朱元璋展卷阅罢,恍然大悟,仿若遇到天赐的韩信、孔明一般,不禁感慨长叹:“天助我也!” 于是当机立断,将元廷使者扣押在金陵,表面上以优厚之礼相待,实则暗藏锋芒。一面巧施计谋迷惑元廷,一面趁张士诚沉醉于富贵安逸、陈友谅依仗天险而骄纵自大之际,亲自率领精兵强将,溯江而上,与陈友谅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浴血奋战,最终用火攻之法大破敌军,奠定胜局。紧接着,又采用 “锁城法” 围困苏州,生擒张士诚;施展 “攻心术” 瓦解方国珍的势力;最后斩杀元廷钦差,公然扛起反元大旗。来自三门的英杰叶兑的文韬谋略与朱元璋的武略雄才相互辉映,直至洪武元年(1368 年),元廷彻底土崩瓦解,元惠帝仓皇北逃,统治华夏长达八十八年之久的蒙元政权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正是以《武事一纲三目》作为战略转机,延续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称帝之后,屡次下诏征召叶兑入朝为官,然而叶兑却淡泊名利,坚决推辞不受,依旧回归故里,以授徒讲学维持生计,栽种梅花以自娱自乐,修筑 “四梅轩” 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号 “四梅先生”。其所著的《四梅轩集》共有四卷,文采出众,熠熠生辉。
这位以平民身份扭转乾坤的海游人——叶兑,得到央视《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的高度赞誉,称其为 “真士大夫”。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破格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之中,足见青史留名,依靠的并非仅仅是功名利禄,更在于经世济民的真才实学。
《明史·列传第二十三》
叶兑,字良仲,宁海人。以经济自负,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书。
元末,知天运有归,以布衣献书太祖。列一纲三目,言天下大计。时太祖已定宁越,规取张士诚、方国珍。而察罕兵势甚盛,遣使至金陵招太祖,故兑书于三者筹之为详。
愚闻: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规模。韩信初见高祖,画楚、汉成败;孔明卧草庐,与先主论三分形势者是也。今之规模,宜北绝李察罕,南并张九四。抚温、台,取闽、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广。进则越两淮以北征,退则画长江而自守。夫金陵,古称龙蟠虎踞帝王之都。江之所备,莫急上流。今义师已克江州,足蔽全吴。况自滁、和至广陵,皆吾所有。非直守江,兼可守淮矣。张氏倾覆可坐而待,淮东诸郡亦将来归。北略中原,李氏可并也。
今闻察罕妄自尊大,致书明公,如曹操之招孙权。窃以元运将终,人心不属,而察罕欲效操所为,事势不侔。宜如鲁肃计,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此其大纲也。至其目有三:
张九四之地,南包杭、绍,北跨通、泰,而以平江为巢穴。今欲攻之,莫若声言掩取杭、绍、湖、秀,而大兵直捣平江。城固难以骤拔,则以锁城法困之。于城外矢石不到之地别筑长围,分命将卒四面立营,屯田固守,断其出入之路。分兵略定属邑,收其税粮以赡军中。平江既下,巢穴已倾,杭、越必归,余郡解体。此上计也。
张氏重镇在绍兴。绍兴悬隔江海,所以数攻而不克者,以彼粮道在三江斗门也。若一军攻平江,断其粮道;一军攻杭州,绝其援兵,绍兴必拔。所攻在苏、杭,所取在绍兴,所谓多方以误之者也。绍兴既拔,杭城势孤,湖、秀风靡,然后进攻平江,犁其心腹,江北余孽随而瓦解。此次计也。
方国珍狼子野心,不可驯狎。往年大兵取婺州,彼即奉书纳款。后遣夏煜、陈显道招谕,彼复狐疑不从。顾遣使从海道报元,谓江东委之纳款,诱令张昶赍诏而来。且遣韩叔义为说客,欲说明公奉诏。彼既降我,而反欲招我降元。其反覆狡狯如是,宜兴师问罪。然彼以水为命,一闻兵至,挈家航海,中原步骑无如之何。夫上兵攻心,彼言杭、赵一平,即当纳土,不过欲款我师耳。攻之之术,宜限以日期,责其归顺。彼自方国璋之没,自知兵不可用。又叔义还称义师之盛,气已先挫。今因陈显道以自通,正可胁之而从也。事宜速不宜缓。宣谕之后,更置官吏,拘集舟舰,潜收其兵权,以消未然之变。三郡可不劳而定。
福建本浙江一道,兵脃城陋。两浙既平,必图归附。下之一辩士力耳。如复稽迟,则大兵自温、处入,奇兵自海道入,福州必不支。福州下,旁郡迎刃解矣。威声已震,然后进取两广,犹反掌也。
太祖奇其言,欲留用之,力辞去。赐银币袭衣。后数岁,削平天下,规模次第,略如兑言。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邮箱:nbnh3889@163.com 微信18969872107
□ 出处:《三门史志》2015年第三期
□ 整理:张世楷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