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9年4月25日,云南网报道,在云南瑞丽林业工作人员14年的精心照料之下,迁地保护的“植物大熊猫”终于开花了。

一株植物开花结果在寻常人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极度濒危的植物来说,这意味着它们有了新生的可能。



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呢,14年才迎来了这第一次的开花结果,它的种群保护背后又有着多少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5次调查只找到伐桩·】»

这种植物的名字叫做,云南藏榄,也叫滇藏榄,属于是极小种群物种,也是藏榄属植物中唯一一种在国内有凭证标本的物种。

1985年9月,有专家在野外第一次发现这种植物,采集了一份模式标本之后,经过研究发现是尚未被发现过的新物种,命名为云南藏榄。



它的分布范围十分狭窄,只零星分布于滇西南的某些地方,人们想要找到它们的活体树和大海捞针也没什么区别。

除了第一次发现时采集到的一份标本之外,关于云南藏榄几乎没有别的可以查阅的实体资料。



1997年,是中国第一次启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调查活动,而云南藏榄也是云南省重点调查的90种植物之一。

但是它就像是消失了一般,人们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都没有发现它的活体树,偶尔有了发现,但是都是一些已经被砍伐掉的树桩。



1988年,在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人们首次发现了云南藏榄的伐桩,却一直都没有找到活体树。

这让云南藏榄的情况变得更加危急,随着调查活动的结束,它也成为了此次调查中没有被找到的3种植物之一。



科研人员对此十分担忧,人们是否还能找到它呢?云南藏榄是不是已经野外灭绝了呢?

2002年,云南省的专家再次展开了调查,20天的野外调查依旧一无所获,但是人们并没有放弃,在人们的坚持之下,新的希望出现了。

2005年,杜凡教授在德宏州大盈江四级电站环评调查中有了发现,就在施工区之内,他找到了6株云南藏榄。

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的话,它们很有可能就会受到施工的影响,被砍伐或者受环境改变影响而逐渐枯死。



这6株云南藏榄中的3株是出现在施工范围之内的,为了保护它们不因施工而毁灭,专家决定对此进行抢救性的迁地保护。

于是这3株云南藏榄就被迁移到了瑞丽珍稀植物园。



这是国内第一次对云南藏榄进行迁地保护,此前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它们的野生种群数量又十分稀少,因此它们的成活与否至关重要。

它们在被迁移之初,树木的树冠高度还只有两三米,树干的径围还不到10厘米,在人们的精心照料之下,树木不仅成功存活,还十分茁壮。



2019年,是这3株云南藏榄迁地保护的地14年,它们早已长成了大树,树干笔直,树叶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还有一些果实挂在枝头。

这是云南藏榄首次开花结果,意味着它们已经适应了迁移地的环境,在人工环境下能够自然繁育,这对于保护云南藏榄的野生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藏榄·】——»

云南藏榄属于山榄科藏榄属,是我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目前人们也只在野生环境下发现了11株野生树。

它是常绿乔木,高可达25到30米,树干挺拔,树皮灰褐色,略具纵裂,叶片宽大肥厚,叶色浓绿且有光泽,叶脉清晰可见,在叶腋下云南藏榄的花一簇簇的,展现出极高的观赏价值。



云南藏榄通常需要生长三五十年才能开花结果,而且周期并不固定,在自然条件下,繁育十分困难,是十分典型的“晚婚晚育”物种。



每年的三四月份,它的果实就会成熟,散发出一股香味,肉质感满满,很受啮齿动物的欢迎,经常被采食,再加上它的种子是顽拗性种子,自然条件下自我更新很困难,新生的幼苗数量也很少。



人们在对云南藏榄进行迁地保护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尝试人工繁育,技术人员开展了人工扦插扩繁实验,并且获得了成功,已经成功扩繁了上千株。

将这些人工繁育出来的植株再次迁移回归到它们的原生地,在人类的保护之下,云南藏榄正在逐步摆脱濒危的险境。

2021年,云南藏榄被列为了云南极少种群物种,除了它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



这些植物的生存境况与云南藏榄差不多,也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人们也都在积极地保护它们,让它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由于原生地不稳定或受限,采取迁地保护策略十分重要,科研机构和植物园通过引种栽培、人工繁殖、组织培养等手段,在相似气候条件下建立备份种群,以防原生种群彻底灭绝。



在云南的一些植物园中,都种植着很多的濒危植物,这也是对它们的一种抢救性保护。

除此之外,还有原地保护,在原有自然生境中维持和恢复种群,是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基础,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封山育林区域,对藏榄原生地实施封闭式管护,限制人类活动入侵。



云南藏榄不仅是一种极其珍稀的植物资源,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原始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保护它,就是保护整个森林生态网络,同时保护它还具有科研、文化和教育意义。

云南藏榄的保护,不只是一个植物种的存亡问题,更关乎生态安全、人和植物和谐相处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守护绿色生命的参与者和行动者。

参考:

中国新闻网《“植物大熊猫”滇藏榄有望告别濒危》,2019-5-24
云南网《“植物大熊猫”滇藏榄瑞丽开花结果》,2019-4-2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取得新成效》,2013-11-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