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的3月份“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圆满结束,全国10位优秀医务人员获此殊荣。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二科副主任牛波光荣上榜,这也是该院2022年以来第三位获此荣誉的医生。其他两位分别是新生儿科主任马莉和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徐梅先。
儿科医生的工作,关乎儿童健康,连着家庭幸福,事关祖国未来。从一份职业,到一份事业,再到一份责任,不断锤炼着一名儿科医生成长。牛波说:“我当了孩子的妈妈,更懂得了儿科医生的责任,看病是医生的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所有妈妈最朴实的想法。”凭着这份信念,在小儿呼吸内科领域,用近20年的孜孜追求,牛波成长为宝妈们点赞的“好姐妹”。牛波曾荣获“河北省最美医护”“河北好人”“最美逆行者”等荣誉。
“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经常听到家长感叹:要是早知道这些就好了!”牛波说。许多家长由于缺乏健康知识,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这让她深刻认识到儿童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健康科普必须做在前面,要让普通家长都了解,这样才能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牛波深感科普责任之重。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科普知识、录制科普视频,在医院媒体平台开展科普。2022年,牛波还担任了石家庄市裕华二幼的健康副校长,将专业的医疗服务带进校园,为老师们讲解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3年来,牛波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儿童健康知识,帮助众多妈妈们掌握科学育儿方法。
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牛波经历过许多难忘时刻。一次下班时,她突然听到一位母亲大声呼救。来不及换上白大褂,她立即冲向病床。原来是一个两个月大的百日咳患儿因痉咳后吐奶窒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孩子面色青紫,口鼻满是呕吐物。牛波毫不犹豫地清理呼吸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由于抢救及时,孩子很快脱离危险。这时牛波才意识到自己满嘴的奶腥味,而孩子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 还有一次,一位许久未见的母亲带着孩子来就诊,孩子点名要找“牛阿姨”。那位母亲红着眼圈说,几年不见,牛医生的白发多了不少。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牛波既感动又无措。她说:“日复一日守护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看着他们长大,我们渐渐老去,这就是医者最大的幸福。”这些温暖的瞬间,成为她坚持行医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牛波选择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既源于对孩子的喜爱,也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她目睹了太多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这份责任感促使她不断精进诊疗技术。2023年春季,呼吸道疾病病原体交替流行,作为专业的儿童呼吸内镜医生,牛波每天的工作除了门诊、支气管镜检查和病房管理外,还要耐心疏导焦虑的家长。当患儿肺部病变需要内镜治疗,而家长又心存顾虑时,牛波总要不厌其烦地解释。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她都会和团队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反复向家长科普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做出科学的决定。
从医近20年,牛波总是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日常工作中,尽其所能,解患儿疾苦、护患儿安康。接受采访时,她饱含深情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能用所学专业给予别人帮助,让患儿和家长们的认可和肯定,是我最大的幸福。身为医者,自当不愧于这份信任。”
作者:宋立新、尤国军
来源:燕赵卫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