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开国之初,之所以同时选择了洛阳,主要是因为洛阳有两个无法替代的优点。



一是因为洛阳盆地的位置,太过重要,正好位于天下中心。二是因为在两汉开国之初的时候,洛阳都是当时天下最完好的一座大城,可以完美承担起首都的任务。

这件事,其实得从洛阳的出现说起。

洛阳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西周初期。当年武王伐纣之前,周王室的基本盘,本来就在关中地区。而武王伐纣结束以后,周王朝虽然名义上已经是新的朝代了,但是周王室对于当年商朝直接控制的地盘,还是有点控制不住。



甚至于后来,西周还直接发生了叛乱。最后还是那位周公,亲自带兵去打了好几年,这才解决了问题。

而等到叛乱结束之后,周王室的高层,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控制关中以东的地盘呢?

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我们干脆在关中以东,再建立一个都城。有一个都城在那边,都城的影响力能够幅散周边,自然就能控制这块区域了。

那么,这座新的都城,到底建在哪里最合适呢?

最后,大家就选中了洛阳这块地方。



洛阳这块地方,周围是一块盆地。在盆地周围,通往外界的通道相对较少。这也就是说,只要守住这几个关键节点,洛阳就能做到易守难攻了。同时,洛阳盆地内部,相对平整,有很多耕地,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除此之外,洛阳周围还有一条洛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

不管怎么看,这里都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后来,那位周公就亲自带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城,取名为洛邑。从这时候开始,洛邑就和西周的首都镐京一起,并立为周朝两大都城之一了。

不过接下来,在经过了整个西周之后,到了西周末年,随着周王室在西边被灭,周幽王被叛军干掉。此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就带着周朝的政府部门,直接搬家到了洛邑,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

至于关中那边,后来就被逐渐兴起的秦国,完全占领了。



而接下来,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虽然打成了一锅粥,但是也没有人会来打周天子。所以,在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洛阳地区也没遭遇过什么战争。

到了战国末年的时候,秦国灭周的时候,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秦国几乎等于是和平接管了洛阳,同样没让洛阳遭遇战国。

再往后,到了秦末的时候,洛阳依然侥幸躲过了战火。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和秦军主力对峙阶段,双方的对峙地点位于荥阳。而后来刘备和项羽对峙的时候,同样也在荥阳到成皋一线。而洛阳位于主战场西侧,从始至终,就没发生过什么大战!

就这样,到了刘邦称帝的时候,刘邦开始面对选择首都的问题了。

从刘邦的视角来看,这座新的都城,必须能够幅散很大一块区域,承担起首都的职能。对此,昔日战国七雄的首都,其实大多都能满足这个条件。



但和七国的首都相比,洛阳却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洛阳相对完好,而七国的首都,在之前的十多年里,大多都遭遇过战火。

尤其是秦国的咸阳,更是直接被项羽烧没了。

所以,在西汉开国之初,刘邦最好的选择,就是定都洛阳。不过,相比之下,咸阳地区明显更有优势。于是后来,刘邦又让萧何去咸阳的遗址周围在,再造了一座新城,这就是长安。



再后来,西汉就定都长安了。

而到了东汉开国之初,刘秀称帝之后,洛阳当时掌握在更始政权的手里。此时的洛阳,在之前的战争当中,同样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火。但当时镇守洛阳的朱鲔,之前却杀了刘秀的哥哥。

但即便如此,刘秀还是深知洛阳的价值。所以在围城之后,刘秀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朱鲔投降,绝不为难朱鲔。就这样,后来朱鲔开城投降,刘秀也就和平接管了洛阳,拥有了一座近乎完美的首都。



而东汉统一天下之后,因为当时关中人口过多,长安作为首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所以刘秀后来也就没有再迁都,一直都是以洛阳作为首都了。

只可惜,从西周到东汉,洛阳传承了超过一千多年。结果到了东汉末年,却被董卓直接给毁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