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见字如面 中德同心”青少年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举行。
活动中,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与德国罗曼罗兰高级中学的师生向两国学生发起倡议,以笔为舟、以墨为桨,通过信件持续开展交流互动,加深对两国学习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两校学生现场互相交换了信件,孩子们细腻的情感也融入了一封封信件中。
据悉,“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是由北京市教委近年来在各中小学校发起的一项倡议。“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一纸书信,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青少年之间心灵的对话。
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李晖表示,此次“见字如面 中德同心”活动,就是要为两校搭建起深入沟通的桥梁。通过书信往来,同学们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分享生活感悟、交流学习心得、探讨文化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开阔国际视野,更能学会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处事方式,对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凡。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张燕表示,两校20年来坚持交流互访,是中德青少年友谊传承的重要体现。希望两国学生通过开展“见字如面”活动,用笔墨记录下所思、所感,让文字在行走中焕发新生,进而成为中德两国教育交流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传统文化跨越山海在现代校园焕发新的生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董川表示,以信为媒,传承文化,共育时代新人,是“见字如面”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市教委希望“见字如面”这一品牌活动能够有机融入北京与各国中小学开展的教育交流活动中,成为加强北京与世界各国青少年学生人文交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载体。市教委也热诚欢迎更多德国青少年留学北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