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早春二月,北方的春天总是晚来一些,自然界的第一抹春色常常由迎春花开启,在古典诗词海洋中,迎春花不仅是季节的使者,更是诗人们寄托情感、抒发情怀的载体。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歌咏迎春花的诗词佳句,诸如:晏殊的“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白居易的“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韩琦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说起韩琦,那可是北宋时期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抱负,可谓是少年英豪,年仅二十岁便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韩琦官至宰相,辅佐三朝皇帝,且精于吏治,十分重视人才,苏洵、欧阳修和苏轼都曾得到他的赏识和重用,还曾与范仲淹一道率军防御西夏,为北宋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的中流砥柱,他的这些经历,也为他的诗词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学习他的一首《迎春花》,诗作原文如下:
覆阑纤弱绿条长,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这首诗的大意是:
那纤细柔弱的长长的绿色枝条,轻轻地覆盖在栏杆之上。
即便是雪花纷飞,也毫不畏惧,勇敢地冲破寒冷,绽放出那一抹嫩黄。
迎接春天的到来,并非是为了自我炫耀或自我满足。
而是甘愿成为百花千卉的先驱,为其他花朵共同绽放共同芬芳铺平道路。
韩琦这首《迎春花》是一首歌咏迎春花的咏物七言绝句。
整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迎春花在寒风中顽强生长的画面,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迎春花就像是一位勇敢的战士,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坚定地向着春天前行,通过对迎春花形态和生长环境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然后,将意境进一步升华,展现出了一种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境界,迎春花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装点春天的美景,更是为了激发百花的生机,让整个春天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从而体现了其无私奉献、不居功自傲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私的大爱和宽广的胸怀。
全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笔触细腻,视角独特;写景优美,意境清幽;借花喻人,托物言志;语浅意深,蕴藉深邃。
突出特点是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迎春花人的品格,通过描绘迎春花顶着残雪严寒绽放嫩黄花朵,生动地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率先迎接春天到来的形象,寓含了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起来看,韩琦这首诗虽然描绘的是迎春花,实则是托物言志,表明自己就如同那迎春花一般,在艰难的时局中,率先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的曙光,即便在功成名就之后,也依然心系天下,希望能与众人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