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临港新片区‘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出台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持续举办高能级创新创业赛事,让临港新片区加速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沃土。”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在一场沙龙会上,他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这一番寄语,也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倍感触动,内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2019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成立。5年多来,临港新片区的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4.6%,智能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五大前沿产业体系集聚成势。
在这片年轻的开放热土,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已然发生。而推动着一切成为现实的,是以制度创新、场景开放、生态聚合为核心策略的创新生态持续建构,和一个个拥有创新思维、怀揣创业理想来到临港大胆闯试的青年人才。
新兴赛道加速突破
现在提起临港的产业,越来越多人有了这样的共识:不论是成熟领先的智能汽车产业,还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势头迅猛、加速突破的新兴赛道,都日趋呈现出更加生态化、集群化的特点。
2008年,上汽临港基地落成投产,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企业入驻;特斯拉的强势登陆,让产业链集聚再次提速。2024年,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达2816亿元,集聚汽车相关企业超200家,全链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
“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临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既有的制造业向汽车软件、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不断转型。”李向聪表示,自主可控的软件系统是汽车产业之“心”,科技创新含金量更高,也更能锻造产业链的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除了强势的主导产业,临港新片区的新兴产业也跑出了“加速度”。
以滴水湖AI创新港为人工智能核心发展区为例,该片区重点聚焦AI芯片、垂类大模型、智能终端等产业方向,积极布局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已聚集商汤、电信、联通等一批智算中心,上海国际算法创新基地、港大学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机构,华师大国际软件学院、同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一批高校院所,燧原科技、商汤科技、智元机器人等270余家企业,产业规模约270亿元。
当下,算力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逐的关键赛道之一。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在这方面,临港也在加速布局。
当前,临港新片区已有8家算力中心,总算力规模约占全市近20%。今年2月,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二期项目超级算力中心正式开建,预计项目终期将达30万卡的承载能力,满足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需求,将进一步支撑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智算芯片“国芯国用”。
“总书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发展态势,我们也将抢抓发展机遇,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持续扩大AI创新港影响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百业千行。” 李向聪说。
建立全链条全过程科创体系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集聚成势,离不开创新生态体系的搭建。
近年来,临港新片区逐步建立起覆盖“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设立高能级实验室、打通科创平台、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的合作渠道、构建“科创驿站、孵化器、加速期、特色园区”梯度孵化培育体系等行动,持续营造全要素聚集的创新生态,切实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建框架”后,更需要“强功能”。记者了解到,聚焦科创成果落地,临港还为孵化器和科创驿站对接与产业匹配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推出了“拨投联动”模式,通过在企业初创期以专项补贴形式支持企业研发,帮助早期原创技术更顺利地跨越“死亡之谷”。
除了要素支持,前沿科技创新的迸发与落地离不开鼓励创新的制度。
“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令我们感到责任光荣且重大。”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副处长林鹤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产业科技协同,配合研究出台制度型开放2.0方案,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打造科创成果落地发展的“最优土壤”。
科技创新,归根结底离不开创新人才。近年来,临港面向各行业领域、不同年龄段青年人才打造了一系列如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临港科创大会、X·TIME国际创业大赛等高能级的赛事活动,旨在以赛引才、以赛育才。
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服务为己任,致力于企业培育与产业链构建的科创园区,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已连续十四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同时积极筹建新片区青年创客中心。
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屈林表示,“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为此,我们将更好地构建临港新片区青年人才科技创新生态,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氛围营造工作,切实将孵化服务进一步前置,呵护每一棵创新创业的‘好苗子’。”
记者还了解到,当下,临港新片区正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数字创客社区,吸引全国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工作转型者汇聚临港,为年轻创客提供更多工作和创业机会,让“年轻的人”持续迸发的创新活力在更深层次上激活这座“年轻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