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内江市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简称威远特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泽花停止修改助残日庆祝活动方案,起身前往位于二楼的职业教育实训室,看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有没有掌握上节课老师教的技术细节。
实训室里,学生小丽正在制作衬衣衣领。她用手触摸布料纹理,通过振动频率判断缝纫机转速。“我现在能准确判断转速了,谢谢沈妈妈。”小丽开心地说。
“沈妈妈”正是沈泽花。她在特殊教育行业默默奉献30年,获得“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几天前,沈泽花工作室在威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希望搭建一个凝聚榜样力量、传递社会爱心的平台,带动更多人关爱残疾孩子、关注特殊教育。”沈泽花说。
为让孩子们能与外界正常交流,沈泽花自创“舌操+唇操”训练法:让学生对着镜子观察她的口型,用纸条放在嘴边感受气息流动,再用手触摸她的喉咙感知声带振动。“为听障孩子上课没有什么特殊技巧,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更加用心。”沈泽花说。
此外,沈泽花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怎样让孩子们自食其力。2014年,任校长后的沈泽花带着孩子们缝制的衣服,敲开了威远县工艺服装厂的门:“我们的孩子心灵手巧,您看这是他们设计缝制的。”
服装厂老板盯着样式独特的衣服愣住了:“针脚好细密!”
正是这次拜访,促成威远特校与服装厂的合作,也让服装设计课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职业课程。此外,沈泽花带着教师团队走访20多家企业,最终确定服装设计、康复按摩、园艺绿化等6个职教专业。
目前,沈泽花培养的毕业生中,有19人考上大学,3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视障学生小刚,在沈泽花的鼓励下学习按摩技术,毕业后在县城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凭借精湛的手法和诚信经营,年收入超过30万元,还带动5名校友就业。“沈妈妈不仅教会我们手艺,还给了我们尊严。”小刚说。
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沈泽花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当记者向她表示祝贺时,电话那头,她依旧初心不改:“我将继续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为残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威远特殊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宇 内江观察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