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正在操作无人机的民警 特警总队供图

“准备,放!”成龙洪亮的声音响起,两只色彩斑斓的气球缓缓升空,宛如天空中的两朵彩云。紧接着,无人机启动的啸鸣声划破天际,犹如猎豹出击前的低吼。短短3秒后,啪的一声脆响,两只气球瞬间爆裂,化作点点碎片飘散在空中。又过了约3秒,另一组气球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快得仿佛只是人眼前的一道闪电,一闪而过。

成龙是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二支队的一名民警,同时他更是一名无人机高手,在二支队里还有不少这样的无人机高手,他们不仅无人机飞行技术过硬,还能自己DIY组装、维修无人机,堪称无人机全能型人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高超技艺。


民警聚精会神操作无人机

开空中“F1”有多快?

一眨眼飞过30层楼顶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使用的无人机,是无人机中的穿越机,它的特点是速度快,能够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现在一些新推出的机型速度甚至能够达到300公里及以上,大家都叫它‘空中F1’。”成龙指着一个没有外壳,拿在手里大约100多克的无人机说,这朴实无华的外表下竟然藏着惊人速度。

戴好专用眼镜,拿上操作手柄,成龙端正地坐了下来,准备好一次高速飞行。“准备,一、二、三,出发!”他一声令下,操场上的无人机瞬间化作一道黑影,嗖地直冲云霄。旁边矗立着一栋30层高的楼房,上游新闻记者刚一眨眼,无人机已跃至楼顶之上,摄影机的镜头根本跟不上这样的速度。

接着,无人机又在成龙的操作下,从空中迅速冲了下来,绕着事先搭建好的三个长宽均为2米的正方形障碍框飞行。飞机再次一闪,成龙已操控它绕框疾飞数圈,不过几十秒,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


正在执行任务的支队民警 特警总队供图

空中打击目标有多准?

3秒扎破放飞的气球

接着,队友又把事先准备好的两组共四只气球放上天空,成龙立刻操控无人机起飞,并在空中盘旋。上游新闻记者还没有看清,一组气球在升空3秒钟后被扎破,发出声响。紧接着,另一组气球也在无人机螺旋桨的高速旋转下,“嘭”一声也被扎破。

看起来很容易,要做到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同样来自二支队的民警谭灵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比起网上一些扎定点气球技术,这种扎空中随风飘动气球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气球在空中会受到风向、气流等影响,它上升、飘动的速度、方向都会有变化,这非常考验飞手的个人能力。”


成龙和无人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飞手并不容易,谭灵在之前是一名无人机“小白”,“我当时是被选调来队里,我只知道用于拍照的无人机。实际上,无人机的种类很多,除了摄影用,还有这种穿越机,以及大型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等等,他们的用处也各不相同。为了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我经常在网上学习,有时候一学就是一个通宵。”

为精进技艺,他们接触实机训练前,需先在模拟器上进行上百小时的模拟飞行,再经过全面考核后才能开展实机训练。由于高强度的训练,损耗的电池和螺旋桨片堆积如山。


支队组装无人机的工作台

是优秀的无人机飞手

也能自己DIY无人机

“这是我们的3D打印机,我们用它来打印制作无人机配件。这是热风枪、电焊机、焊烙铁,还有这些常用的工具,都是我们平时用来DIY自己研究组装无人机的。因为市面上销售的无人机,与我们的要求不同,这需要我们自己按照要求来研究。”成龙除了是出色的飞手,也是组装无人机方面的专家。

据介绍,成龙虽然大学学习的是刑事侦查专业,但一直爱好设计并制作各种航模,因此,在2022年支队刚成立不久他便通过遴选加入了这支队伍,他说:“能将工作与个人爱好相结合,我感到无比喜悦。尽管航模与无人机存在差异,但我后来自学了焊接、电路知识以及3D建模等技能,如今已能独立制作并组装无人机了。”

目前该支队不仅“零失误”完成了抢险救援、环境勘测侦查、低空保卫等重要任务400余项,还联合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开发出新的技术和系统,并获得了16项相关专利,支队民警也在全国各类无人机专业竞赛中斩获佳绩。


正在进行无人机飞行训练的民警 特警总队供图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视频编辑 李友敏 美编 刘玲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上游新闻记者 任君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