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的劳动节,是24小时整!”对宋波的采访,约在了5月1日晚上的18:30,在烟台山医院东院的行政总值班室里,2小时的采访,值班电话一直不断。

白天是医生忙着治病救人,晚上当接线员解答社会各界电话咨询,这无疑是宋波医生生涯里忙碌的一个24小时。

“今年也是巧,五一当天,我的白天门诊和夜间总值班正好赶在了一起,所以今年,当真是实实在在过了个‘劳动节’。”宋波笑着告诉记者。

一天看诊60位消化系统不适病人

宋波是烟台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兼任门诊部负责人,从早上8点开诊,号源全满,一直看到了下午6点多,才把整整60位病人全部看完。


“以前假期时病人相对较少,市民都是真正的放假、放松,可是这几年有所变化,很多病人都是等着假期时来医院看病、住院、做胃肠镜和手术,所以假期时我们的工作量,一点不少于平时。”一天看诊60个病人,他说得口干舌燥,采访时,一直在不停喝水,“假期病人有典型的假期特点。”

回顾了这满满当当的一天,他说,“每到假期,各种聚会增多,酒后来就诊的年轻人最常见!今天就有好几个酒后胃痛来求诊的、还有酒后剧烈呕吐导致直接吐血的患者。”

另外来就诊的外地游客也不少。很多游客由于不适应海鲜的特性,吃海鲜时喝冰啤酒,甚至吃冰棍导致肠胃不适,这种患者每年都有不少,还有一部分因为脱衣过早、穿得太少、烧烤啤酒,加上海风一吹导致胃肠型感冒引起上吐下泻的,还有被鱼刺卡在食道,只能在胃镜下取出鱼刺的患者,一天下来忙得不可开交。

“下午3点多的时候来了位50多岁的男士,前天晚上吃饭时卡在嗓子里的一块鱼刺,家属让他干咽馒头、喝白醋软化,试了很多方法也没把这块鱼刺吞下去,本来去耳鼻喉科直接就可以看到并且取出的鱼刺,因为家属的这一番操作,反而把鱼刺带得更深,从嗓子拖到了食道,最后只能在胃镜下取出。”宋波说,像这位患者选择咽馒头、喝醋软化的治疗方式特别不可取,临床也验证是完全无效的,“如果市民吞下鱼刺超过48小时未取出,出现食道穿孔和大出血的概率会直线上升,严重者危及生命,很常见很常见!大家一定引起高度注意!”

一部值班电话的生命责任

白天的门诊正常17:30结束,但是有患者没做完检查,宋波一直等到18:00患者回来,才给他开上药,关闭了诊室。


匆忙赶到总值班室,白班同事还在等他,刚刚交接完毕,新的电话铃声已经响起。

打来电话的是一名外地游客,在海边滑倒手部外伤,询问怎么看病,宋波耐心告诉她可以去急诊科挂号进行处理;刚放下电话不到2分钟,电话又响了起来,一个孩子被宠物狗咬到了手,家长咨询东院能不能打狂犬病疫苗,宋波告诉她,只要到东院急诊科办理外科挂号,就会有护士进行引导处理。

而第三个电话则是有老人突然胸口不舒服,咨询夜里怎么看病。

第四个电话,则是市民咨询想要挂号的医生周几坐诊,总值班室的电脑里有所有医生的排班表,虽然可以建议市民利用网上微信公众号直接挂号,但是宋波依然还是帮助市民查到了医生的坐诊信息并进行了现场告知。

从18:30-20:30,记者采访的2个小时里,值班电话此起彼伏,这么高的接听频率,让记者大为意外。

宋波解释说,这部电话是医院对外公布的联系电话,也是对内的值班电话,因此接听的内容其实是五花八门。“不但有社会各界的咨询、求助电话,还有院内正常运转的各种协调电话,比如哪个病区跳闸了,都是我们值班的范畴。”

宋波告诉记者,总值班室的这部电话,承担着沉甸甸的生命责任。“尤其假期时,高速路上车多人多,车祸就会增多,由于我们东院离高速路口最近,所以很多患者就会直接拨打这部电话联系我们安排协调医生。如果遇到连环车祸,需要很多科室和大量医生一起协同抢救时,我们值班人员就要承担起这起事件的中枢系统,联系全院相关科室和医护人员立即赶回医院参加抢救,所有骨科、外科科室全部开放,急诊科开通绿色通道,进入紧急救助状态,所有的协调事宜都由我们来完成。”

“假期时,一下子来10多名急诊患者的情况是很多见的。所以我们值班要求的第一个准则,是值班期间不得离开值班室。”在这个不大的值班室里,简易的小床、可供洗漱的水槽,一应俱全。

“按照以往假期值班的经验,今晚肯定也是一个不眠夜,上半夜的电话基本不会断,12点后,估计至少一个小时会有一个求助电话,这么忙碌的‘劳动节’,真的挺好!”

记者离开时,值班室的电话再次响起,响到第二声时,宋波已经以饱满的姿态拿起了电话:“你好,这里是烟台山医院。”

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摄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