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说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年轻时不理解,以为不劳而获,日日偷闲才叫福。

可到了一定年纪方明白:劳动,是创造,而非消耗。

投身于劳动之中,忙出价值,忙出乐趣,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滋养。

今天是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致敬每一位勤勉奋斗的劳动者,愿所有人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1、劳动,养身

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养身莫过于习动。”

劳动,不只是赖以生存的手段,亦是养身延年的法宝。

过于安逸闲适的人,身体如一潭死水,机能会不断退化。

而经常劳动的人,筋骨强健,气血通畅,往往越活越年轻。

如袁隆平院士生前,为研究杂交水稻,常年于稻田间深耕。

亲自插秧、授粉、观察植株,并将其称之为“动态科研”。

哪怕到了九十岁,他也不曾惫懒懈怠,每天都会到办公室工作,宣称自己永不退休。

正因如此,他的身体状态远超同龄人,始终保有充沛的体力精力,得享九十一岁高寿。

苏轼在《教战守策》中写:“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七分忙,三分闲,劳逸结合,一张一弛,便是最好的养生。

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劳动,动则生阳,动则体健,把身体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2、劳动,养财

《醒世恒言》有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处家人情,非钱不行,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财运亨通。

但财富不会凭空而降、唾手可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世间所有的富足、安稳、成功,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结果。

“玻璃大王”曹德旺,幼年时家道中落,十四岁就辍学养家。

贩烟丝、卖水果、种木耳、拉板车、修自行车……未有一日懈怠。

二十二岁,因结婚背上数百元债务,他又不怕苦不怕累,辗转各地帮农村推销树苗,只为了拿到更多的抽成。

到1975年,他就靠努力赚到第一桶金5万元,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谚语有云:“人懒富不长,人勤穷不久。”

整日甘于安逸的人,发家致富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有勤勉劳作的人,才能凭双手挣出所有,使财源滚滚来。



3、劳动,养智

《增广贤文》中讲:“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一个人经历的事越多,获得的经验、知识、见解就越丰厚。

如果闭门不出,无所事事,不过是痴长年纪,心性智慧不进反退。

走出舒适区,不惧辛苦,认真劳动,方可于工作中精进自我,更上层楼。

1992年,雷军进入金山公司,成为一名研发部经理。

与其他同事不同的是,他工作从来都一丝不苟、战战兢兢。

当微软office对金山公司的WPS造成巨大冲击时,也是雷军挺身而出,每天敲代码、抠细节到凌晨,只求尽善尽美。

没过三年,雷军做出的WPS2005就帮助金山度过危机,站稳脚跟。

而他从工作历练中领悟的智慧与见解,也让他在28岁时就成为金山的CEO。

正所谓:红尘是道场,劳动即修行。

当你觉得受挫受累的时候,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在脑力为王的时代,认真努力劳作,遇人遇事,增长智慧,方能真正摆脱平庸,脱颖而出。



4、劳动,养心

《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闲一阵是福气,可一直闲着闲着,人就废了。

只因闲下来,人就容易胡思乱想,杂念丛生,心浮气躁。

忙人才快活,用劳动填满生活,身体虽会累,心却能轻快自在。

2018年,与翻译界泰斗许渊冲相濡以沫六十年的妻子照君去世。

许渊冲在浑浑噩噩一段时间后,内心的煎熬与孤苦与日俱增。

于是,他决定开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让自己沉浸在文字之中。

完成14本后,他又着手写自传《百年梦》,不教一日闲过。

在充实的劳动中,他熬过悲痛,忘了孤独,悠然自得地活过了百岁。

《荀子》有言:“身劳而心安,为之。”

倘若内心焦躁茫然,身体累着也不能闲着。

长时间的无所作为、饱食终日,便会萎靡不振,内耗不断,各种心病由此而生。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手里有活,日子有奔头,才能滋养出豁达从容的心态,应对世间所有的无常与不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