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 长按复制 836712157 打开支付宝搜索领取.100%成功!
“双休日去踏春,兴致来了就爬山,没想到回来后不久膝盖伸不直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骨科病区主任陈宇副主任医师的诊室里,不到60岁的应大姐愁眉苦脸。
咬牙登顶后膝盖伸不直了
近日,应大姐在女儿的搀扶下,一瘸一拐走进陈宇的专家门诊。“以前膝盖偶尔会有些隐隐作痛,休息一下就好了。前几天,趁双休日天气好,和家人一起爬了我们这儿的香炉峰,中途感觉左膝盖酸痛,看大家兴致蛮高,也坚持登顶了。”应大姐说,下山的时候没什么特别难受的感觉,但第二天开始膝盖就伸不直了,一伸直就刺痛。
了解病史、仔细查体后,陈宇心里已明白八九分。磁共振检查证实,应大姐左膝半月板撕裂,并有膝关节绞锁,需进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
“手术创伤大吗?”面对应大姐和家属的询问,陈宇耐心解释,“是微创手术,仅需两个3-5毫米的切口。”住院次日,陈宇医疗团队在半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手术,修复了撕裂的半月板、解除了关节绞锁。术后,应大姐的症状明显改善,第二天就自己步行出院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本身存在退变,半月板脆性增加,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较年轻人又明显减弱,运动能力下降,软组织对关节的保护能力变差,在突然的高强度运动后容易受伤。”陈宇说,应大姐本来膝盖就不好,加上运动过量,损伤就在所难免了。
一个月手术近50例
登山为何容易损伤膝关节?
春天风和日丽,登高望远者众。据统计,越城院区整个三月收治因爬山等运动致半月板撕裂等问题,且接受膝部手术的患者47例,较前几个月上涨超20%,其中中老年人占大多数。
登山为什么容易损伤膝关节?“登山过程中,半月板容易受损的原因与其解剖结构、受力特点以及登山动作的力学机制密切相关。”
陈宇解释,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与胫骨之间的C形纤维软骨垫,分为内侧和外侧两块。其边缘较厚,中央较薄,血供主要分布于外缘(红区),内缘(白区)几乎无血液供应,结构较脆弱,一旦撕裂难以自愈。
登山运动也存在特殊压力,比如下山时,膝关节需承受3-4倍体重的冲击力;陡坡下山时,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半月板后角被挤压,容易导致后角撕裂(常见于内侧半月板);在崎岖路面或跨越障碍时,若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如踩踏不平岩石),突然扭转或侧向移动,半月板会被股骨与胫骨夹压,导致纵向撕裂或桶柄状撕裂;长时间登山(尤其是负重情况下)会导致半月板反复受压,微损伤累积,最终引发退行性撕裂(常见于中老年登山者)。
常见高危因素包括:下山时膝盖内扣(X型腿姿势)→内侧半月板压力骤增;大步幅硬着陆→冲击力集中于半月板后部;股四头肌力量不足→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半月板代偿性承重;臀肌无力→步态不稳,增加膝关节旋转风险;硬质路面(如石阶)缺乏缓冲→冲击力直接传导至半月板;鞋底过硬或鞋帮支撑不足→足踝不稳间接增加膝关节扭力等。
登山建议做到这几点
五一将至,针对喜欢登山的人群,陈宇建议:
一、登山别太猛,注意技巧:比如下山小步幅、重心后移,脚尖先着地,减少膝关节屈曲角度(降低剪切力),尽量避免急转,遇复杂地形时减速,保持膝关节朝向与脚尖一致。
二、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使用登山杖,双杖使用可减少20%-30%膝关节压力;选择带有半月板支撑环的护具,EVA或凝胶材质的缓震鞋垫可分散足底冲击力。
三、年高体弱、膝盖本就不好的人群一定要量力而行,或选择其他运动方式;肥胖人群建议选择缓坡路线,同时减轻背包重量。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关节刺痛,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在48小时内进行冰敷,缓解疼痛和肿胀。运动后正常的肌肉酸痛大约会持续3-5天,若超过1周还未缓解,或出现了关节肿胀的情况,务必及时就医。”陈宇提醒。
关注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身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用频率非常之高,为我们在朋友圈晒步数贡献了很大一份力!
膝关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我们通常说“膝关节出毛病了”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是具体的位置,医生听到这句话会详细问诊查体来寻找病因,然而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或者“江湖医生”就会问都不问就让你去他那治疗,不管是膝关节哪有问题,就让你做这个做那个,买这个买那个,什么“包治包好”的口气,遇到这些人大家要小心了,千万别被忽悠了。
膝关节包括很多部分,如上图所示有股骨髁、髌骨、胫骨平台这类骨性结构,还有半月板、韧带及关节软骨等X线看不出的结构。
那么膝关节常见的容易受伤的部位都有哪些呢?
01
膝关节骨折
骨折可以分为:股骨髁骨折、胫骨髁间棘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
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症状一般较明显,X线即可确诊。但有部分人会有隐匿性骨折、骨挫伤等需要核磁才能发现。
02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两个骨头中间的垫子,就好比橡胶垫一样,但是表面是光滑的,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多为扭转外力引起。
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有此类症状需考虑半月板损伤,做核磁检查可发现,X线不能显示半月板。
03
韧带损伤
韧带大家都听的很多,膝关节中有两对很“出名”的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这两对是常见的容易损伤的韧带。
内、外侧副韧带常见损伤原因
常见于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相反,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
临床表现常有膝部伤侧局部剧痛、肿胀、有时有瘀斑,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一般通过查体即可发现,拍X线如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伤侧关节间隙增宽。核磁也可发现。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原因
暴力使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展可引起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
临床表现有膝关节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关节内积血,屈伸活动障碍。
抽屉试验阳性表现,如图:
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膝关节损伤?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舒适的鞋子。若穿着不舒适的鞋子,可能会改变下肢正常的力学传导,影响关节受力,进而影响肌肉肌腱的功能,增加膝关节损伤的发生风险。
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应充分休息、合理膳食,以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避免肌肉肌腱过度紧张或疲劳。运动前还要充分热身,能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
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错误的运动姿势,是导致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训练时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避免关节受伤,必要时可佩戴护膝或髌骨保护带,对关节进行保护。
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平时要充分锻炼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周围肌肉,使双侧下肢负荷均衡,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因单侧或局部膝关节负荷过重引起损伤。常见的锻炼方法包括瑜伽(肌肉肌腱拉伸)、直腿抬高、游泳、跑步等,对维持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有较好效果。
转发扩散提醒更多天津人!
添加族叔微信好友
获取最新城市动态
平时遇见的各种
新鲜事儿、突发事儿、烦恼事儿
也欢迎大家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天津族”整理自FM93交通之声、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解放军报、80强军号、河北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