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调不听宣,到底区别在哪?二郎神为啥不认天亲,宁愿神住灌江口

满天星宿神仙,三界文武将材,面对一个屡犯天规的美猴王,都不敢使出真正的本事,将孙悟空置于死地!

原因无他:孙大圣天地所生,背景惊人,自身过硬,将来又前途无量,都在天庭体制内工作,谁又肯放手去打,得罪了这位真心不好惹的主?

关键时刻,在天庭、佛、道都极具影响力的观音菩萨,主动请缨,向天庭玉皇大帝举荐了个人——二郎真君杨戬。

看过封神榜的朋友,都会对这位年轻帅气,且有真才实学的玉虚三代精英弟子,不会陌生。当年,女娲娘娘正是将山河社稷图交给了二郎神,成功收降了千年白猿——袁洪,后又将轩辕坟三妖降伏。



观音菩萨可谓慧眼识人,荐才得力!二郎神一出马,凭借着天眼和八九玄功等,便旗开得胜,成功将有着72般变化的孙悟空擒拿到了天庭。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观音菩萨在向玉帝举荐二郎神出征时,却也有所顾虑!

四大名著《西游记》原著第6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一章节中谈到,玉帝问观音菩萨所举荐的是何方神圣时,观音菩萨答道:是陛下的外甥二郎真君,现居住在灌州灌江口。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1200草头神相助,神通广大。

夸完二郎神的本事,观音菩萨又进一步道出了他的顾虑和建议:奈何他只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即可擒住孙悟空。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诚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和《西游记》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二郎神的母亲是云华仙女或瑶姬仙子,是玉皇大帝的妹妹。

也就是说,天庭最大的官——玉皇大帝是杨戬的亲舅舅,二郎神是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有这样的天然优势,为何二郎神还要听调不听宣,住在灌江口二郎庙呢?

吴承老师在原著中,曾用了两个词4个字:“心高”和“性傲”!

心高不认天家眷,是不是二郎神心气太高,看不上天庭这层关系?心傲归神住灌江,又是不是灌江口比天庭还要好呢?

且看玉帝听从观音菩萨建议后,差遣大力鬼王宣旨时的一段故事情节:花果山妖猴齐天大圣作乱,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二郎真君接到圣旨的一刻心中是大为喜悦的,他当即回复:天使请回,吾准备下就拔刀相助。

这说明二郎神也是积极上进,乐于建功立业的!

再看灌江口二郎神庙,虽然地处五龙口,是武障河南盐河、南六塘河、老六塘河、北盐河共五条河交汇处,景色秀丽,风景迷人,庙前平地似为办公桌,隔河有一块形似琵琶的夹洲……被认为是一处风水极佳,具有独特地理优势与历史背景的宝地,但与天庭圣境比起来,还是有所差别!

综合文学作品与民间神话故事传说,会发现二郎神之所以不认天亲,神住灌江口听调不听宣应该有以下原因:

其一、二郎神与天庭和玉帝有过历史恩怨和矛盾纠葛。



二郎神的母亲私自下凡,触犯天规,遭到玉帝惩罚,被压在桃山之下,他的父亲和哥哥,被天庭追杀遇害;就连二郎神与妹妹三圣母,也是九死一生,后拜师玉虚门下的玉鼎真人,最终肉身成圣。

其二、二郎神非常有正义感,性格直爽、爱恨分明,加上开了天眼和八九玄功等神通本事,偏偏 他又喜欢保持独立自由。

住在灌江口,二郎神有梅山六兄弟相助,还有1200名草头神,自成地方体系,自由自在。

加上二郎真君庙是二郎神的根据地,屡屡显灵显圣,人间香火鼎盛,不用靠天庭俸禄,既能自主管理,又能保持资源独立。



其三、听调不听宣,并非二郎神是三界的“反骨仔”,而是他不甘心被天庭体制约束。

“调”,多指公务性的命令,比如工作调动和任务指派。“宣”则是皇帝直接召见或发布命令,带有个人权威性和礼仪色彩。
二郎神听从天庭调令,他在玉帝需要他出征时义不容辞,敢于担当,却又不愿意进入天庭接受玉帝的直接召见和觐见朝拜,象征着他公事公务,却又不受皇权制约,不参与天庭复杂的权力斗争和日常朝政。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