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那就是孙悟空破解菩提祖师的盘中之谜,获得了祖师给自己开小灶的机会。

当时孙悟空已经上山很长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获得菩提祖师的注意,并让他选一项本领学习。结果这猴子这不学,那不学,非要点名学长生不老术。最后菩提祖师怒了,拿着戒尺走下讲台,照着猴头就来了三下,随后拂袖而去。可就在其他弟子责怪孙悟空惹恼了师父之际,他却在心里暗喜,并在半夜三更之际直接去了祖师寝室,终于得获长生不老术。

那么,问题就来了,孙悟空不过是挨了三下打,怎么就识破盘中之谜,知道三更天去师父寝室呢?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第394期:原著都翻烂了,终于搞清菩提祖师的盘中之谜,难怪孙悟空一点就通!



一、

按照书中的说法,菩提祖师打了孙悟空头三下,是给他设下了盘中之谜,这个谜能不能破开,就看孙悟空怎么理解了:

“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

按照书中的说法,孙悟空挨了菩提祖师三下,还没有等到半夜三更去师父寝室呢,这个谜题就已经被打破了。

也就说,破解盘中之谜的关键不在于最终的行动,而在于孙悟空破解谜题的过程。而且,很明显,菩提祖师绝对不止打过孙悟空一个人,不然的话其他师兄弟也不会人人惊惧,知道若是有人被打后果很严重,从而都来埋怨孙悟空:

“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

为啥只要有人顶撞师父,师父就不知道多久再会出来呢?

要么是真惹师父生气了,师父闭关修炼,不肯出来。要么就是类似孙悟空这种情况,被打的弟子识破了谜题,他去秘密传授技法去了。再有便是菩提祖师向来如此,能出来讲课确实不容易,这次气走确实不清楚什么时候再会出来。毕竟孙悟空拜师学艺六七年了,都是跟着师兄在学习,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师父开讲:

“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按理说,能跟随菩提祖师学艺,都是天资俱佳之人,为什么只有孙悟空破解了盘中之谜呢?



二、

有人说,菩提祖师敲打孙悟空脑袋三下的场景,其实出自《坛经》中,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的故事。

传说弘忍要传衣钵,就让弟子们各作一偈送上来,自己来挑选六组。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人选必会是神秀,很多人为此心灰意冷,也就不参与了。

随后神秀便写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看后,觉得不太行,便让神秀再写一偈。而慧能本来不识字的,听到有人在唱神秀的这个偈子,自己有感而发,并请人写下了这首歌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写的这首,等于是全盘否定了神秀,也让弘忍惊讶万分,担心慧能会遭人陷害,从而故意否定这首偈,说写的很一般,并用鞋子将写在墙上的字抹掉。

随后,弘忍再去偷偷见慧能,说了几句话后,有了如下的举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同样的道理,慧能为什么就能破解弘忍的谜题,知道在三更天去找他点拨,并最终继承其衣钵呢?

一方面,俩人都是聪明人,弘忍在敲击石碓前,还特意问过慧能的身体情况,以及米是否舂好了?

其实就是问,你真的参透玄机了吗,是否有想进一步晋升的打算?

慧能回答:

“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三、

意思是说,我人嘛,已经参透了,但还是差那么一点火候,需要高人指点。

既然你有心要学,我也有心想教,那么下一个动作也就代表了自己的回答。用木棒敲了石碓三下,再明显不过了,跟更夫打更一样,不就是暗示对方三更天过来,给你指点吗。

难道孙悟空也看过《坛经》,知道弘忍跟慧能的故事,才打破了菩提祖师的盘中之谜,知道自己被敲头三下,也是要半夜三更传授自己秘技?

当然不是!

毕竟慧能大师是唐朝人,孙悟空拜师学艺那年,还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呢,弘忍都还没出生呢,更没有什么《坛经》面世。

只不过《西游记》的作者,明朝人,有可能是把这个典故写进了作品中,安到了菩提祖师和孙悟空身上。即便是安到了他们俩的头上,但依然无法解释,孙悟空怎么就知道头被打三下,就是半夜三更去师父房间呢?

这就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菩提祖师的盘中之谜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指敲孙悟空头三下,能让对方知道半夜三更去自己房间,获得学习的机会,那就算破解了盘中之谜。

显然不对!

因为书中明确写了,孙悟空还没去菩提祖师的房间呢,这个盘中之谜就被破了。显然,孙悟空三更天去师父房间,并非是破解盘中之谜的钥匙,否则,书中不会这么说。

那么,这个盘中之谜到底指什么呢?



四、

很简单,这个盘中之谜其实是菩提祖师找到了传人,只要传人通过了考核,那就破了。

我们再回到那个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的典故,是因为慧能破解了对方敲击三下石碓,是指三更天,就获得了衣钵吗?

不是!

是弘忍先确定了衣钵传人就是慧能,随后才敲击石碓,确定传艺的时间。

同理,是因为孙悟空破解了菩提祖师敲自己三下头,就是三更天去他房间,就获得长生不老术吗?

不是!

是因为菩提祖师决定传孙悟空长生不老术,这才敲击了他三下头,约定了传艺的时间。

如来佛祖传经的时候,还特意强调,经不可轻传,需要拿人事来换。同样,菩提祖师传道,也是道不可轻传。所以,他要打算传道给孙悟空的话,必然要对方经历重重考验,最终合格后,才能传道。

当然,孙悟空能得道成仙,也不是因为那一个晚上。就跟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样,不是指刀一放下的瞬间,立马就成佛了。

事实上,孙悟空为了能获得菩提祖师开小灶的机会,光这个机会,他就用了十七年时间。但凡这十七年中,任何一天一时一刻,他动了放弃的念头,也难以成功。

比如菩提祖师刚见孙悟空时,就问过他从哪来,叫啥名字?

孙悟空刚讲自己是东胜神洲花果山来的,祖师直接就要赶他走:

“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五、

从第一印象上,菩提祖师就认可了孙悟空求学的意志,要知道他为了求学访道,足足找了十年之久,足迹踏遍三大部洲。

换一般人,早就坚持不住了,更不可能跨过两重大海,直接来到西牛贺洲了。

要知道,孙悟空在南瞻部洲待的时间最长,学到的东西也最多。而且,那里的人根本就不追求长生,只追求权力: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在这种情况下,孙悟空还能不忘初心,依然为了长生不老术继续奔波。以至于连见多识广的菩提祖师,一听到孙悟空从东胜神洲来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猴子在撒谎。

所以,就孙悟空求学的意志来讲,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通过跟孙悟空的对话,菩提祖师也得知,他是天产石猴,就资质来讲绝对是上乘,不然祖师也不会暗喜收到这么一个好徒弟:

“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但光有好的身体和意志还不行,菩提祖师还要消除其内心的杂念,看看他费尽心机寻道十多年,能否耐得住寂寞,再打杂七年:

“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六、

对于一般人来讲,我辛辛苦苦寻道十年之久,好不容易拜师了,你总得教我点实际的东西吧?

可菩提祖师没有,就是让孙悟空跟着师兄学,而且一学就是七年,且毫无怨言。这其实也是为修仙打基础的阶段,看看孙悟空是否心无旁骛,日复一日做好身边的小事?

七年以后,孙悟空修仙的基础基本算是打好了,那下一步菩提祖师就要测试他的慧根了。

身体棒,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又打好了基础,可若是一点慧根都没有,就算教了本领,也很难领悟并突破。

显然,这一点孙悟空又是上乘,因为菩提祖师讲道时,其他弟子全都面无表情,就孙悟空一个在那里手舞足蹈,兴奋不已。

面对菩提祖师的询问,孙悟空回答:

“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孙悟空悟性高啊,其他弟子都没能捕捉到菩提祖师的妙音,偏偏他一只猴子捕捉到了。

那菩提祖师肯定高兴啊,随后便问了一句,你来斜月三星洞多久了?

之所以要这样问,一方面要判断一下孙悟空的基础有没有打好,另一方面也再次考验一下孙悟空,他到底有没有时间的概念?

毕竟有句话叫“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这里学艺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就看孙悟空有没有一双发现时间的眼睛。

也就是说,孙悟空在打基础的同时,有没有将它当成任务,而不是生活。



七、

显然,孙悟空的回答,再次打中了菩提祖师的心:

“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这也足可见孙悟空有慧根,能在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还能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到这时,菩提祖师基本就已经确定,孙悟空已经达到了自己传道的要求,下一步就是看他要学什么了?

结果,孙悟空原本说的是随便传点就行,他都学,可等到菩提祖师真的把“道”字三百六十旁门念一遍后,他却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心要学长生不老术。

到这时,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那就是孙悟空后来已经明确了要学长生不老术。可菩提祖师为什么明知这些不能修得长生不老术,还“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的问个不停?

就像你去菜市场买面条,店家一会儿给你拿了包榨菜问你要不,一会儿又拿了根火腿肠问你要不,后来又拎过来一篮子鸡蛋……

店家也不说没有面条,但每次拿过来的货物,偏偏就不是面条。

那么,菩提祖师此举到底想表达个什么意思?

很简单,他其实就是告诉孙悟空,祖师我会长生不老术,但是在这里不方便掏出来!所以,我不正面回答你,但却告诉你这些门派的长生不老是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



八、

如此一来,菩提祖师实际上是跟孙悟空搭上密语了,看似答非所问,其实俩人心知肚明:

“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孙悟空自然要抓住脑袋,我都说的很清楚了,就要学长生不老术,师父您怎么还这么问呢?

是啊,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随后他一拍脑袋,哦,明白了,这不学,那不学,就想学长生不老,那就学呗。至于怎么学,你这只猴子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所以,其他弟子们见师父发怒了,都吓得不行,并反过来埋怨孙悟空。

而孙悟空却暗暗自喜:

“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为啥不恼?

因为他打破盘中之谜啦!

书中也给出了答案: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不是因为他三更天去找师父学艺,才打破的盘中之谜,而是因为他先打破了盘中之谜,才获得三更天去找师父学艺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三更天也不是我们理解的三更天,就算是三个时辰后,三天后,亦或者吃三顿饭后,甚至揣着三颗桃子去,也能获得菩提祖师亲传。

怎么理解这个三下都行!

因为这个三根本不重用,重要的是孙悟空的资质打动了菩提祖师,这才算打破了盘中之谜。因为菩提祖师决定教他了,才有了打他头三下,而不是因为打他头三下,他懂了,才决定教他。



正所谓,你来或者不来,菩提祖师就在那里,而且只为等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