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表彰。在这些获得国家级荣誉的人群中,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伍国强让我心潮澎湃。他,是当年我在西藏军区某旅防空营的战友!
1999年,我军校毕业来到防空营,他已是入伍两年的老兵;当我调离防空营时,他仍在尼洋河畔默默坚守。如今,这位曾经的战友以奋斗者之姿闪耀全国舞台,怎能不令人惊喜与自豪?
很快,我从网络上收集伍国强的信息,也了解到战友退役后的经历。真没想到,当年这位默默无闻的战友,带着荣誉退役后,又五次入藏建设第二故乡,为西藏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曾获评全国“最美支边人物”、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获得者。
今天,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借“雪域老兵吧”这个平台,向伍国强战友取得如此成绩,表示衷心地祝贺!
伍国强在西藏服役12年,服役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据悉,2010年伍国强转业回到家乡后,潜心钻研畜牧业,目前已成长为高级畜牧师,任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我相信,高原风雪锤炼了他坚毅的品格,也让他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情谊。尽管离开了西藏,但他始终放不下那片土地。2014年,他主动报名成为湖南省第二批援藏技术人才,重返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此后6年间,他5次进藏,累计援藏时长近3年。
伍国强(中)和藏族同胞在一起
伍国强战友是作为首位内地援藏兽防技术人员来到贡嘎县的,他推广的牛尾采血法淘汰传统技术,效率提升3倍;推动在贡嘎机场设立动物检疫点,筑牢疫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更组织培训藏族兽医超百人,留下“带不走的防疫队”。2015年,贡嘎县突发疫情,一头头牛羊染病倒下,老百姓伤心的样子刺痛了他的心。他放弃返乡,连续5天奔走牧区排查,累到流鼻血仍咬牙坚持。藏族老支书格桑晋巴的一句“突及其(谢谢)”,让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西藏不缺花海,缺的是发现的眼睛。”2015年,他看到绵延的狼牙刺花海,萌生发展养蜂业的想法。面对牧民“蜜蜂破坏庄稼”的误解,他挨家挨户科普,编写20万字的藏汉双语养蜂手册,手把手教建蜂场。2018年,藏族妇女白吉首次摇蜜收获537斤蜂蜜,轰动全村。如今贡嘎县已建成12个养蜂基地,年产蜂蜜20余吨,年增收近百万元。
伍国强(左)和藏族同胞查看蜜蜂生长情况
援藏归来,他将西藏鸡抗病性强、肉质紧实的优势与湖南土鸡结合,历经5年失败,终于在2022年培育出“藏湘鸡”。这种鸡能飞两米高墙,抗病率超90%,年产蛋近百枚,成为浏阳乡村振兴的“新名片”。他免费向脱贫户发放鸡苗,带动600余人创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2023年,他更带领团队突破辣椒授粉技术难题,用蜜蜂替代人工授粉,让亩均效率提升10倍,为辣椒杂交育种开辟新路径。
荣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第三次援藏期间父亲突然离世,他强忍悲痛坚守岗位;第五次进藏时心脏不堪重负,手术后仅休养数月又返藏工作。面对家人,他满心愧疚:“我不是合格的儿子、丈夫,但牧民需要我,高原就是我的家。”
伍国强(右)在对牲畜进行检查
如今,作为“伍国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集结25名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攻克技术难题。从辣椒杂交育种到黑山羊培育,团队获63项专利,带动5.6万人就业。他说:“只要还能动,就要继续做高原和家乡的‘连心桥’。”
从防空营战士到全国先进工作者,伍国强用27年时光证明:军人本色永不褪色,为民初心永在一线。看着战友的成就,我不禁想起当年雪山下共同许下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而今,他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这句承诺: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依然是那个冲锋在前的“防空兵”,守护着百姓的甜蜜生活。
(作者:雪域老兵吧:茂 戈)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