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长调与江南丝竹交织回荡,萨迦古城艺术团与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家同台。4月27日,“初心跨山海·共汇同心圆”上海第十批援藏纪实与日喀则非遗交流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


现场演出

1995年,上海首批援藏干部踏上赴藏的万里征程。从平均海拔4米的黄浦江畔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珠峰脚下,30年来,10批援藏干部先后奔赴日喀则地区及江孜、亚东、拉孜、定日、萨迦五县。此次交流展分为领导关怀、图文摄影、援藏成果、非遗氆氇手工艺、唐卡作品五大展区,通过影像、实物、艺术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援藏工作的时代价值。


来自高原的丰富产品

展区内,一组组数据与图片生动诠释了产业援藏的“上海智慧”:萨迦县2500亩高原藜麦田火红摇曳,亩产400斤、收购价较青稞翻四倍的成果,让曾经的撂荒地变身“黄金田”;玻璃温室大棚内,数千株藏红花扎根雪域,通过“技术+高原智慧”模式,推动高附加值农业落地;定日县珠峰景区年接待游客47万人次、营收破亿的亮眼成绩,印证了文旅融合的强劲动能……

“我们正将萨迦打造为全球顶尖藜麦种源基地,助力中国藜麦产业自主发展。”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萨迦小组领队介绍说。从种业创新到品牌孵化,上海援藏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为当地农牧民开辟增收新路径。


上海徐汇援藏干部参与打造的“萨迦礼物”系列产品

而现场文创产品、“萨迦福祉”皮具,以及将非遗氆氇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发出的围巾、手包等产品也非常吸睛。

“萨迦福祉”皮具选用神山牧场优质皮革,融合红白蓝传统三色与金刚杵、白海螺等吉祥纹样,让高原祝福转化为市场青睐的时尚单品;“沙涓”羊绒品牌系列是上海援藏重点项目,上海援藏团队将古老非遗氆氇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在西藏江孜、萨迦、拉孜等县建立了5个氆氇工坊,开发出围巾、手包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数百名藏族妇女就业。“过去氆氇只在本地流通,如今成了‘网红’商品!我们还通过已有的国际化市场渠道,将西藏非遗氆氇带入联合国,打入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际奢侈品市场,进入哈佛大学‘2025中国论坛’案例,让非遗氆氇‘走出西藏闪耀世界’。”“沙涓”品牌创始人、上海工匠郭秀玲表示。


结合了非遗氆氇技艺的“沙涓”羊绒品牌系列

“这些成果不仅是资金投入,更是理念的传递。”上海援藏干部表示。30年来,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培育,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共赢,上海援藏始终以“造血式”帮扶为核心,让产业援藏的“乘数效应”日益凸显。

作为本次展览的压轴篇章,日喀则非遗艺术展区汇聚了《八思巴画传》珍贵复制品与当代唐卡精品共30余幅。


唐卡展区

今年也是上海援藏30周年,活动现场,沪藏两地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萨迦县人民政府向徐汇区捐赠的援藏纪念唐卡,以艺术铭记两地情谊;世纪出版集团“世纪火种”共建捐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帮困专项资金的落地,则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从萨迦唐卡的千年瑰宝到产业振兴的时代答卷,沪藏两地正携手书写山海同心的新传奇。

记者:王永娟、陆海捷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