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五里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书记刘运林为基层开展带教查房。受访单位供图
“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慢性病管理更贴心了!”家住湖南湘潭市岳塘区书院路街道的张阿姨对社区卫生院的变化赞不绝口。这样的改变,源自湘潭市连续两届推行的“第一书记”派驻机制,该市卫健委从四家市级公立医院选派5名中青年党员医卫骨干驻岳塘区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任“第一书记”。
2025年,随着第二批5名“第一书记”正式入驻,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的基层医疗服务提质行动再次拉开帷幕。
两年深耕,基层医疗焕新颜
自2023年首批5名“第一书记”派驻以来,岳塘区基层医疗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数据显示,全区“第一书记”派驻机构门诊人次增长21.25%,出院人次增长19.87%,高血压、糖尿病专病门诊、中医旗舰馆等特色项目遍地开花。五里堆、东坪建设路、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胸痛救治单元”“卒中防治站”更成为区域标杆,惠及数万居民。
“第一书记不仅是技术导师,更是党建与业务的融合纽带。”岳塘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表示,派出医院在派驻机构开展业务培训70余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人次,同步下沉专家300余人次,推动多项新技术在基层落地,真正实现了“派一人、带一院、惠一方”。
“精锐”下沉,激活基层医疗“神经末梢”
2025年选派的5名“第一书记”来自湘潭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涵盖内科、中医、全科等多个专业领域。他们来自各科室业务骨干,还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专家。“我们选派的都是政治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党员医生,既要当好党建指导员,更要做好技术带头人。”湘潭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新一轮“第一书记”们带着使命与责任在岳塘区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里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任职,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人员、技术、管理和服务下沉。他们将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态化专家门诊、联合病房、专科共建等活动。同时,他们还将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远程医疗能力,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开展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乡村巡回医疗和巡诊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当市级医疗骨干化身基层“健康守门人”,改变的不仅是技术和服务,更是百姓对家门口医疗的信任与依赖。从首批5名“先锋”拓荒,到第二批“精锐”接力,岳塘区“第一书记”机制已形成“派驻一人、提升一院、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随着新一批“健康守门人”的扎根,岳塘区基层医疗正迎来发展新机遇,下一步岳塘区将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市级资源+区级统筹+基层落地”的标准化路径,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更将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撬动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韩珊)
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书记韩昌隆为患者开展颈椎病手法治疗。受访单位供图
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书记徐云为居民开展肩关节肌骨超声治疗。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