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至27日,在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CCPCC 2025)上,湘潭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两项科研成果同台亮相,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目光,为提升我国急性胸痛疾病救治水平贡献“惠景智慧”。
CCPCC是全国胸痛中心领域影响力最大、规模最大的会议,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胸痛救治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全面、深入、前沿的学习交流平台。
湘潭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生张玲玲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刘志灿受邀在大会上汇报了两项最新科研成果,与来自全国入选的另外12名青年学者同台交流。
两项最新科研成果
01
▲张玲玲在汇报交流
张玲玲的“The synergistic impact of DRG payment and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of CPC on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cos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研究发现,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与胸痛中心诊疗模式结合,既能保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疗质量,又能借助DRG标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依托胸痛中心高效流程提升疗效,缩短住院时长,为优化医疗费用管理与资源利用提供新方向。
▲刘志灿在汇报交流
刘志灿的“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serious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研究,整合患者多维度临床信息,构建出精准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在患者入院早期快速评估严重机械并发症风险,助力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实施针对性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与死亡风险,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这两项成果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对于推动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升急性胸痛疾病的整体救治水平具有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与高度赞誉。
湘潭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
02
湘潭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整合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院前急救科、急诊科、介入科、心胸外科、放射科、心电生理科、超声科等多学科,打造了高效、科学的胸痛绿色救治通道。
2024年救治量5817例,核心质控指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率81.2%(国家要求≥75%),月平均患者入院到开通堵塞血管时间(D-W)为76分钟(国家要求<90分钟),最短病例仅用时16分钟。
凭借卓越的救治成效、高质量的胸痛数据,湘潭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于2023年评为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卓越中心,2023-2024连续两年在胸痛中心大会上作为优秀胸痛中心案例进行经验推广。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 图片 | 胸痛中心
编辑 | 刘 超
审核 | 彭秋香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