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庭长,恭喜你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日前,在看到《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后,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曾建的众多同事纷纷表示祝贺。
“感谢组织的关心和大家的支持,我只是干好我的本职工作,没想会获得如此荣誉,这对我来说是鼓励和也是鞭策,今后我要向其他先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能力,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面对获得的荣誉,曾建感慨地对记者说。
日前,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郑克勋等330名同志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李嘉等170名同志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贵州法院系统3名个人获表彰, 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曾建就是其中之一。
曾建是2004年进入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先后在毕节中院技术室、党建办、民二庭、民一庭、立案一庭、环境资源审判庭工作。工作21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无论在任何岗位,他始终践行‘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理念,心系群众、勇于创新、廉洁自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忠诚与担当。”提及曾建,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党建引领,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最大优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曾建说,“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推动党建和审判业务融合发展。”
在任毕节中院第二党支部书记期间,曾建在党建工作上做了很多有目共睹的工作,并取得了众多成效。
当年,曾建结合实际,组织他所在的党支部打造“公平正义铸党魂”党建品牌,其内涵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以“讲政治顾大局促公正提效率 重自律强队伍”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毕节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争当先锋。
“我们的做法是围绕提高党建水平、提升业务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曾建介绍说。
其中,以铸魂、固本、塑形、聚力、健体党建“五项行动”为契机,推动党建和审判业务融合发展。举办党建、业务研讨会,健全完善本支部党员之间、各支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统一裁决思路,确保民商事案件在严格法律适用标准、统一裁决尺度上实现一体联动。同时,组织由模范党员法官组建“天平”自愿服务队,与社区支部形成结对共建,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为结对共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通过结对共建主动融入多元解纷,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同志对结对共建成效进行分析,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审判”,探索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相互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激发工作创新活力。
“工作中,我们组织支部干警参加案例讲评,以实例教育引导干警在执法办案中实现讲政治和讲法治有机统一。”曾建总结说,组织支部所辖审判业务庭参加“典型案例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1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首批参考性案例,1个案例入选“从政治上看 从法治上办”典型案例,2个案例入选物权纠纷十大典型案例。同时,所在党支部被评为毕节市直机关第一批“四强”党支部。
心系群众,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和群众的贴心人
“感谢曾建法官,要不是他的分析提醒,我们企业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利益,也会导致本企业的利益受损。”
“曾建法官推动的多元解纷工作确实好,在立案后组织先行调解,不仅在诉前化解了纠纷,还不伤双方当事人的感情。”
“曾法官的裁决公正,我们都信服。”
在毕节,经过曾建审理案件的很多当事人,都说他的好。
“曾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毕节中院相关负责人说,“他在审理案件时,总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细致分析案情,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优方案。”
数年前,曾建承办的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上诉58案,涉及购房者人数众多,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接到案件后,曾建通过开展大量的工作,了解了此案中的焦点问题,最终通过耐心、细致地疏导,房开企业撤回上诉,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曾建通过实地勘验、调查,发现仅余扫尾工程未做,但施工方以发包方未付工程进度款为由拒绝后续施工,也拒绝退场。考虑到新冠肺炎期间,涉及商品房交付、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曾建经释明法律后果后,房开企业自愿撤回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本案依法支持施工方关于工程进度款的反诉请求,敦促当事人配合完成后续施工及竣工验收手续。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案件处理平衡了当事人的合同利益,亦考虑到购房人权益保护,取得“定分止争 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人民利益无小事,我们法官就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我们所办理的案件都应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曾建说。
在立案一庭工作期间,曾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加强请示报告,推动多元解纷工作成为毕节市重点改革课题。对于2013年在赫章县河镇乡四方村驻村期间工作,曾建还记忆犹新,“当时看到村民们的用水难、交通不便的生活状况,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更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分量。”在驻村的一年里,曾建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并积极争取单位党组的支持,先后为当地修建了“四方井”和两条通村路。同时,他充分了解村情民意,认真做好法治宣传和普法工作,驻村期间,当地未出现涉法涉诉信访情况。
勇于创新,做绿色发展的守护者
“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为建设美丽毕节展现司法担当。”提到关于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庭工作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区建设,曾建如是说。
在环境资源审判庭工作期间,曾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互通,将“司法+碳汇”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助力毕节林业碳票试点工作。
同时,他积极作为,推动基层法院签发太极古茶树、赤水河(金沙段)、织金打鸡洞、威宁马摆大山草原等司法保护令,邀请检察、林业等部门共同树牌,有效衔接生态保护执法与司法,切实发挥环境司法教育、宣传、引导、预防功能。
廉洁奉公,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作为人民法官,只有自身正、自身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曾建说。
工作以来,曾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
在工作中,他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法院系统的各项廉政纪律,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有一次,一位当事人试图通过他人关系影响案件的审理结果,曾建严词拒绝,并告诫对方:“我会将你的行为记入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系统,请你相信法律,相信法院,我们会依法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最终,该案依法公正审结。
“我们要有底线原则,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确保案件裁决的公平公正。”曾建说,一旦存在些许利益关系,哪怕裁决符合法律规定,但也是遭到质疑,就不会实现“案结事了”。“所以我们在案件审理工作中将纪律挺在前,做到程序合法、实体公正。”
在工作和生活中,曾建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专研法律理论知识,关注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农村土地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审理难点等调研报告,为审判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我会继续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履职、司法为民。”曾建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黄祖祥
审 核 :赵映 金晶 汪怡潇
编辑:沈重阳 封瑜 杨勇 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