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国内繁荣昌盛一片和平的时候,外国还在肆无忌惮的发生着“零元购”的抢劫案件。
但凡去过欧洲的人都会被“江洋大盗”偷空钱包,难道真的没人管吗?
当欧洲政府还没出声的时候,当地的留学生已经做了一本“列盗图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外国行:被偷光的行李包
由于外国著名的风景,亦或是因为上学再或者是上班求生而不得不奔赴外国的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被偷。
无论你是身价百万的富翁还是身上仅够维持生存的求生者,只要是下了飞机踏入欧洲的土地,都有可能成为小偷的猎物。
这些小偷并不想通过体力挣钱,而是靠着不分昼夜不择手段的方式盯着可能成为猎物的游客。
于是在欧洲的土地上,不管是是繁华的都市街头,还是静谧的小道巷尾,都可能有成为他们对猎物下手的地方。
这些人往往利用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客对当地环境不熟悉的原因,迅速对其下手,将财物席卷而空。
甚至有一些当地的原住民也会遭受这些只想着靠偷窃“发大财”的小偷们洗劫一空,欧洲人对此哀叹连连,却又无可奈何。
就连中国的演员孙坚,也在欧洲出行的时候被蹲守在旁边的小偷光顾“包包”。
就只是在欧洲呆了两三天的功夫,就先后有两位不同的小偷将他的包包视为了发财桶,进行偷盗,就连一位明星也逃脱不了小偷的光顾。
一位常年生活在罗马的中国小伙,即便是拥有丰富的防偷经历,甚至连邻居都是小偷可谓是身经百战。
可就是这样的丰富的防偷经历,时刻保持警惕的心,也还是在落地西班牙之后身上用品都被偷个精光,最可怜的是连换洗的内裤都没留下。
为了防止这些小偷,中国人开始绞尽脑汁,甚至当地大学生为了防偷还发明了三件套——腰包、密码锁、贴身防盗链。
外出旅行的大妈已经将自己的行李裹成了密不透风的小箱子、奢侈品店中的新品也成了新型防盗背包......
即便是如此多的防盗措施,也难逃过这些“家传小偷”们的毒手,每年有不计其数的外国游客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补办个人信息。
每年去欧洲旅行的87%的游客都报警说是丢失过财物,但是最后能被完美解决的不足5%,甚至巴黎的警察还对外提醒游客,被抢手机要主动解锁。
被偷的经历不仅令人经济损失惨重,更让人在心理上蒙受巨大的阴影,留学生小陈也是也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当小陈刚到罗马下飞机准备收拾行李的时候,一个电话耽误了整理的进程,可就是接个电话的空隙,电脑不翼而飞了,小陈后续会怎么做呢?
猎盗图鉴:欧洲防盗指南
看到自己的东西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失踪了,小陈也是立即报警,可是在报警之后才发现,从被偷到销赃只用了二十秒。
二十秒三万的损失,让小陈为此悲愤不已,这些悲愤最终化成了小陈社交媒体上的《欧洲防盗指南》。
虽然中国人有着极强的警惕心,但是行走的中国人对这些小偷们来说就像是行走的“dollar”,肯定要抓紧机会偷到手。
毕竟每个国家的小偷手法都是不一样的,于是这些外国留子纷纷根据不同的IP制定出了各个版本的《欧洲小偷图鉴》。
首先出场的就是巴塞那留子,在地铁上被一位手戴名表穿衣打扮都不像小偷的小偷摸兜,还好这位留子足够警惕,将手机放到了自己的内衣口袋中最后才逃过了一截。
西班牙的网友也不甘示弱,开始在评论区现身说法,自己曾在公交车上看过相同的团队作案。
面对网友们对于为什么穿这么好还要出来偷的疑问,这些留子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反正不要钱是偷来的”。
比这更惨的则是在德国上学前往爱尔兰旅游的留学生,明明是坐在一家披萨店吃披萨,只是低头看手机的一瞬间,随身的包包就被两个外国男子拿走。
就这样,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游子唯一的财产就是手中的那部手机,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留学的国家,可能这次旅行对他来说也是最难忘的吧!
还有一位米兰的留学生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劝谏各位来米兰旅游的人一定不要保持善心,这是怎么回事呢?
米兰的小偷十分看重穿搭,当他们看到“猎物”的时候,一般会拿捏亚洲人的“善心”,通过纹路最后将财物偷到手。
甚至还有巴黎街头跳舞的女孩、纽约街头免费纸巾哥.......小偷的手法层出不穷,成为了不少人的噩梦。
“拯救”出国游行的国人刻不容缓,不少留子纷纷在媒体上开始发布这些评论抑或是帖子。
米兰中央车站的 "声东击西三人组"、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 "醉汉碰瓷党"、雅典卫城下的 "假导游收费帮"。
甚至还有不少发留子为了游客们能够清晰的认出小偷们,开始了更加具象的指认,甚至连每个国家的小偷形象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或许这样的做法在有些人眼里看来比较夸张,但是这些夸张的行为不也正是无奈的自我保护吗?
就像是某位留学生在指南的帖子下所说:我们绘制的不是小偷画像,而是异乡人的生存图鉴。
也正是这些游子们自发的团结行为,才能为为以后的留子们提供更好的防盗经验和应对措施减少财物的损失。
不过这样的行为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总会有层出不穷的偷盗方式出现,毕竟偷东西可是这些小偷们赖以生存的法则。
欧洲数年的偷盗传统,连欧洲的原住民都认为这是习以为常的事,面对国外时刻不能安心的出行,或许只有回到中国那一刻才能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