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刚进入黄金周,就发生了一件令全国震惊的恶性案件。
5月1日,大阪市西成区千本小学校附近发生了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件。一辆白色SUV在下校时段冲入校门前的通学路,撞倒了7名小学生,其中一名7岁女童伤势严重,下巴骨折。
现场的混乱和孩子们的哭喊声令人心碎。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嫌疑人矢泽勇希,一个来自东京东村山市的28岁无业男子,在被一位70岁的警察OB出身的学校支援员制伏后,矢泽向警方供述称:
“我已经对一切都感到厌倦,所以决定杀人。”
而他选择的对象,正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学生。他撞倒的是刚上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些小学生刚在学校吃完饭菜,准备离开学校,却不曾料想会在途中遇到恶魔。
据现场目击者称,车辆的行驶轨迹极为异常,仿佛是踩着油门一直不顾一切往前冲的感觉,完全没有踩刹车的迹象,最终将孩子们压在车下面。而司机在撞人后并未立刻下车,而是呆坐在车内。
有人让他从车里出来,他也只是沉默不说话,整个人死盯着一个地方看,完全处于放空状态。但看样貌非常年轻且很老实,完全想象不出他会是干出这种无差别杀人事件的人。
另一位在场的小学生表示,开车的大人整个人像是软趴趴的。当时走在人行道边上,车突然就快撞上来了。前面的二、三年级的学生受了伤,有人头上流着血,还有人被夹在车和墙之间。
还有一位目击者称,其母亲把车底下头部受伤的孩子拉出来,还把浴巾借给了他。孩子们虽然都坐成了一排,但有的孩子神情恍惚,还有的在发抖,现场是孩子们的哭声一片,书包散落一地。
据悉,犯罪人矢泽四月末刚辞职,辞职前是一位放射线技师。约3、4年前开始在东京某处团地生活。一开始还很热情地跟周围居民打招呼,大家对他的印象也都很好。
矢泽看起来像是那种非常老实的年轻人。而且似乎也不是一个人生活,有时候可以在住宅区内看到他家人的身影。附近居民表示曾问过矢泽,您做照顾老人的工作一定很辛苦吧?矢泽很认真地回答说,不,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彼时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为何就变成现在的无差别杀人犯了呢?据邻居回忆,矢泽平时不怎么发出声音,但到了晚上会听到他上下楼梯的声音。并且还曾见他家几乎一周都没亮灯,邮箱里堆满了信件。
案发后,记者还采访到了矢泽的父亲,父亲说:“每两三个月会去儿子家一趟。一直以为他有工作,一个人生活也没有问题。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无业’这个字眼时,我感到很震惊。按照我们的认知,他是有工作的。”
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矢泽曾在去年1月试图自杀,关于自杀未遂的原因,本人并没有说明。父亲表示:“儿子本来心理就比较脆弱。妻子最后一次去看儿子是在一个半月前,但去了之后没能见上面。”
对受害者们,父亲也表达了歉意,并且作为嫌疑人的父亲,他也很想知道儿子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
此起案件让人最疑惑的是,矢泽是从东京特地赶到大阪西成去无差别杀害小学生。关于这点,日本媒体也采访周围邻居询问矢泽与大阪的关联。邻居都表示,从未听说过他和大阪有什么渊源。
针对这起无差别杀人且对象是小学生的犯罪,日本网友表示十分愤慨。
“这名犯人的行为中令人不解的一点是,为什么他不在自己所在的关东地区,而是特意跑到大阪去作案。
如果他的根本动机是对周围的反感,那么应该会在他所处的地方付诸行动才对。
如果能搞清楚他这种心理,我们对同龄人的犯罪预防、家人或周围人的应对方式也许就能有所改变。因此,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此加以彻底解明。”
“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故意驾车撞向无辜且弱小的孩子,这种行为都是绝对无法被原谅的。
他是不是想被判死刑?又或者因为是无业者,不想工作,反而希望过上有饭吃有房住的监狱生活?虽然从法律条文上看,这起案件属于杀人未遂,包含死刑、无期徒刑,或至少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等判罚可能,但实际上由于只是未遂,而且如果是初犯,通常只会被判处五六年左右就可以出狱。
若这样的人被轻易释放,那么他出狱后再次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发动恶性犯罪的可能性极高。想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日本的刑法实在太宽松了。我们迫切希望对现行刑法进行彻底改革,以“预防更多受害者的出现”为立法思想的出发点,而不是将重心放在保护加害者身上。”
“如果真的觉得一切都厌倦了,那就请自己了结一切。为什么非要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那些绝对比自己弱小、而且自己绝不会受伤的对象?
这种做法已经不能叫作“自称的弱者”了吧。这就是懦夫的行为。正是因为这种懦弱和卑劣的性根,才会让人觉得现在这个犯人所处的环境就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
没有人会同情他。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特意跑到大阪,租赁一辆车,牵连到那些还有未来的孩子们……
如果真的觉得一切都厌倦了,那你大可以自己去个无人岛了结......
我希望对他做出最严厉的惩罚。”
“接下来我将骂得很难听,很抱歉。
你跑来大阪到底干了什么混账事啊!觉得一切都讨厌的,不只有你一个!大家都在忍着、撑着呢!
别自私地把年幼的生命卷进去!你要这样的话,就一个人滚去哪里都好!”
也有网友认为因为日本进入五月,五月病的发病概率会越来越高。像之前震惊世人的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件,登户案件都是发生在五六月,因此大家需要提前预防五月病发病概率。
“像“扩大自杀”性质的大规模杀伤事件,
「往往发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
比如秋叶原事件、登户袭击事件,也都是在那个时期发生的。
可以说,是经历了新学期、新环境与“五一症候群”之后所引发的情绪崩溃。
而今年,从年初开始就不断传出各种负面新闻,
比如特朗普冲击、富士电视台问题、物价飞涨等等,
这类事件可能导致社会整体气氛更加压抑,也许正因如此,这类事件的发生时间变得更早了也说不定。”
几年前的2019年5月28日,神奈川县川崎市也发生了类似的无差别杀人事件——登戸通り魔。
犯罪人岩崎隆一(51岁)是一个长期的宅男,他在神奈川县川崎市的登户站附近,随机袭击了等待巴士的小学生和家长。此次事件造成2人死亡、十多名受伤,事后岩崎自杀。所以至今,都没人知道岩崎为何要犯下无差别杀人罪行。但这或许可以从他的生活状态中一窥究竟。
岩崎的生活经历复杂且孤立。六岁时,父母离婚,之后他和叔叔一家共同生活。他没有继续上高中过早辍学,后来在一家麻将馆工作,但不久之后就进入了闭门不出的状态,完全与社会隔离。
在叔叔家生活的时候,岩崎完全不与叔叔交流。连个照面都没有,日常唯一的接触点就是叔叔会在岩崎门口放食物或者给他零花钱的时候。
岩崎长期没有接受医疗帮助,也没有朋友或社交活动。更糟糕的是,他对自己与周围世界的隔阂感到愤怒,并在这种愤怒中积累了多年的心理压力。
随机杀人事件的起因可能与他和叔叔夫妇之间的矛盾有关。
年长的叔叔和婶婶因为年龄大了需要在家里接受介护服务,他们担心岩崎的反应,于是向市政府进行了咨询。市政府建议他们进行书信往来。
婶婶在2019年1月2日和7日分别递给岩崎一封信,内容是建议他“试着独立生活”。岩崎在8日作出反驳,称“我已经很独立了”。随后信件被岩崎撕成了碎片,并在家中被发现。
其实在叔叔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少年时候的岩崎会被叔叔带到理发店强行被要求剪成光头。而叔叔的儿子则是被正常剪发。
在感到被亲人忽视和排斥后,导致了岩崎对社会和生活的极度反感。于是他选择在事件发生前几个月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购买凶器、进行现场勘查,并为实施暴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讽刺的是,在事后报道中,媒体发现岩崎小时候的梦想之一是成为刑事警察...
这些杀人案件报道里,受害者往往是完全无关的普通人——电车上的乘客、街头的行人、便利店的顾客,而作案者则多是处于人生困境、精神状态濒临崩溃的人。
这不禁令人再次追问:为什么在日本,这样的无差别暴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背后,是日本社会长期积压的心理危机正在爆发。表面秩序井然,实则教育竞争、职场压榨、社交孤立与对失败的零容忍,使无数人陷入孤独与挫败。
另外,当前正值“五月病”高发期,尤其年轻人与新社会人容易陷入适应障碍或轻度抑郁。然而在日本社会,类似情绪常被视为“没干劲”,难以获得及时帮助。
嫌疑人矢泽在供述中表现出的“对一切的厌倦”,正是这种心理困境的体现。近年多起无差别杀人事件集中发生在5月至6月,作案者多为无业、孤独、经济困难者,最终以暴力作为“存在证明”。
当越来越多绝望的人不再自毁,而是选择拉别人下水,这已不只是个体悲剧,而是社会系统失灵的警告。
预防此类悲剧,不应仅靠治安与法律,更应从日本社会整体对“看见”与理解情绪开始。
► ► 5月2日汇率: 0.05006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