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有哪些?”“今年的肉鸡出栏规模可达到多少?”“‘两清两改两治’还存在什么问题?”


小坡村一隅。

4月23日晚,清镇市王庄乡小坡村热闹非凡,党校学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变化、话发展。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干部自我修炼的基本功。4月23日至25日,清镇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乡科级干部进修班赴小坡村开展“驻村”沉浸式调研。三天两夜的时间里,学员们以大地为书、拜人民作师,与村民同吃同住、交心谈心,通过躬身实践,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学员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交流。

小坡村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缺水,长期发展缓慢。近年来,在政策引领和多方帮助下,村里建起了厂房、种起了果园、开起了民宿。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延伸到家家户户;一栋栋漂亮民居,栉比相连。而今,与“过去”早已“翻篇”的小坡村,正在加速朝着“村总产值过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贵阳市平均水平”的“三大目标”而冲刺。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边调研、边总结。33名学员分为3组,以“农旅融合”“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为题,深入村湾巷陌、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通过“听、访、看、研”等方式,实地探访小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学员与种植大户交谈。

“在集中学习三周的基础上,我们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住在农家、吃在农家、学在农家,实实在在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清镇市委党校副校长蒲蓉介绍说,其目的,就是不断锤炼学员党性、提升能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听百姓言,讲百姓话,思百姓事。带着问题的调研,带着情感的思考,拉近了学员与群众的距离,也收获了大量来自乡村一线鲜活的素材。双向交流中,学员们还担起了“宣讲员”一职,就土地承包、医保保障、产业扶助等问题,及时解疑释惑,气氛热烈而融洽。


学员与村民交谈。

“坐热板凳,能听到群众心底的声音;住在农家,能收获群众的真情实感。调查研究贵在‘身至’,更需‘心至’,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才知政策落实需更‘接地气’。”学员程兴感慨地说。

三天的调研时间不长,但却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感触。学员徐华说:“从贫困村迈向‘亿元村’,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同时,作为基层干部,小坡村的发展,也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心中装着群众,服务无小事’。”(文/图 代胜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