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匠心织就古镇平安网
—苏州市劳动模范郑仕春与他的“劳模服务队”的平安守护之路
“非常感谢您和您的团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寻回了丢失的手机。......”近日,甪直派出所辅警郑仕春和他的“劳模服务队”在古镇内巡逻时及时帮助了来甪直游玩的游客而获赞。
一年前的今天,这支以劳模郑仕春命名的志愿服务队——“郑仕春”劳模服务队应运而生,这支队伍集结了11名党员民、辅警,在苏州市劳动模范郑仕春的带领下,用情用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航天精神铸就“古镇守护神”
郑仕春的成长轨迹,是一部从航天战场到街头巷尾的“跨界传奇”。作为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曾经的火箭发射“零号手”,他在指令台前以分秒不差的精准度护航大国重器升空;部队转业后,他将这份“航天级”的严谨注入基层警务,用一年时间手绘甪直镇800余条巷道的“平安经络图”,标注每一处监控点位、治安盲区。
13年来,他像“人体雷达”般穿梭于古镇的青石板路,累计协助破获案件上千起,提供关键证据上千份。他的“较真”不仅体现在案件侦破中,更渗透于民生琐事的温情里。为90岁独居老人袁女士追回三根被偷的葱、调取3个路口监控逐帧比对替河南游客胡女士找回遗失的返乡证件、甚至为一条走失的宠物犬他顶着暴雨翻遍三个社区垃圾桶……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坚持,让他收获了130余面锦旗、50余封感谢信,更在群众口中赢得了“有事找老郑,准没错”的金字口碑。
以劳模精神锻造“平安尖兵”
郑仕春的成长历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一场从“单兵作战”到“群雁齐飞”的团队蜕变。先后荣获吴中区劳动模范、苏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最美辅警,他深知荣誉背后是更大的责任。他主动打破“一人先进”的局限,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将个人经验凝练成可复制的工作方法,打造了一支由11名党员民警、辅警为核心的“劳模服务队”。
团队以“三带三提”机制(带思想提站位、带技能提效能、带作风提形象)为牵引,每周开设“老郑课堂”,手把手传授视频追踪、手绘地图、群众沟通等实战技能,逐步形成“专业分工+科技赋能+情感服务”的品牌特色。
今年清明节期间,面对日均2万游客的压力,服务队主动作为,为游客提供紧急求助、失物招领等服务,3天处理求助100余起,找回失物价值超5万元。如今,“劳模服务队”已成为甪直古镇平安建设的“移动地标”,郑仕春以航天人的严谨与军人的担当,将劳动模范精神转化为团队动能,带领“劳模服务队”在江南水乡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科技的平安网。
“下一步,这支队伍将进一步推广‘手绘地图+智慧监控’模式,同时扩大‘劳模服务队’覆盖面,吸纳社区志愿者参与治理,打造’警民联动、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平安古镇共建体系。”甪直派出所教导员张世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