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居民部门总负债已达200万亿元,按14亿人口计算,人均负债约14.2万元。
另外有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的居民负债率已经从2010年的28%增长到63%,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率。
负债规模和负债速度的快速增长,核心问题还是在于,高房价背景下,越来越多家庭贷款买房,加剧了“负债潮”的到来。
如今,有没有房的人已经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十年后,买了房的人和没买房的人,谁会过得更舒服呢?咱们来看看:
01、买了房以后的优缺点
买了房就可以解决结婚、落户、子女上学等现实问题,但买房以后也同样有不少缺点:
①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压力。
高房价之下,贷款买房的人占比多数,而且房贷占比家庭总收入的40%以上,每月收入在偿还房贷以后,剩下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开销,这种拮据的日子要持续长达几十年。
而且将来好不容易还完贷款,很多人也会发现,自己几十年都在给银行打工,因为还贷的利息都可以再买一套房。
②买房后的抵御风险能力更弱
有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欠下银行贷款的普通家庭,眼下的存款顶多三五万,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有房人在抵御疾病、失业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弱,一旦遇到这些突发情况,他们可能难以应对。
③买了房要承受资产贬值之苦。
这两年的市场环境告诉我们,房价不是只涨不跌的,一旦出现房价下跌,那么买了房的人就不可避免的要陷入资产贬值。
比如深圳的老李,2021年400万买套房,现在市值只剩250万,短短三年就亏了150万。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高位买房的人,一边要承受高昂的房贷压力;另一边还得承担房价下跌的痛苦;
02、没买房的优缺点
没买房的最大优点就是每个月没有房贷压力,赚到的钱都可以用于投资增加财富,还可以储存以应对不确定性。
至于缺点,通常没有买房的人可以选择租房生活,但一般要面临两个问题:
①居无定所的情绪落差。租房生活可能就要面对房东涨租、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搬家的痛苦,让人产生一种居无定所的消极情绪。
②租房就相当于给房东打工。租房生活每个月的租金都要给到房东,如果一辈子租房,就相当于一辈子给房东打工,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会给自己带来遗憾。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房东都不愿意将房子租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没有买房,将来到了六七十岁,就不得不面临有钱也租不到房子的困境。
总之,负债潮的来临,买房的人和没买房的人究竟谁过的舒服,主要看是在哪个周期。如果是在2010年以前房价上涨的初始阶段,果断买房以后就是人生的大赢家。
但如果是处于当前的房价下行通道,未来十年肯定是租房比买房过得更舒服,毕竟租金更低,没有房贷压力,手上持有的现金还可以等着房价回归,再以更低价买房,到那个时候,租房人的买房成本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