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灿烂辉煌的宋代文学艺术『原创』
01
宋太祖赵匡胤,最大的贡献和成就,是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
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长期持续。民众饱经战火之苦,以中原为核心的广大地区,终于有了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
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
宋初领导集团,励精图治,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文化繁荣了,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02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是南北朝,一是五代十国。
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功劳不小。
武以安邦,之后,文以治国,这是赵匡胤的理念。对武将收兵、削权的同时,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高俸厚禄,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成了“文人的乐园”。
太祖赵匡胤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达到了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谚,都是宋朝出产的。
03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朝文人政治特色鲜明,堪称中国专制史上最开明的一个王朝。
尽管宋朝三百年,长期积弱不改,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影响后世。
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都在宋朝。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朝许多文化大家,都是苦出身。但他们赶上了好时候,都发达了。
04
欧阳修、范仲淹都是单亲家庭出身,自幼贫寒。
欧阳修年少时家里买不起笔纸,他母亲用芦秆画地教他识字。
范仲淹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嫁。范仲淹从小生活艰苦,喝粥度日。
欧阳修、范仲淹两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文化大家,朝廷重臣,国之栋梁。
欧阳修范仲淹、命运相近,两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05
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都是欧阳修培养扶植起来的。
苏轼又培养了著名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南宋陆游是曾巩的学生,陆游、辛弃疾是好朋友,他们组成文化沙龙,交往聚会。
与前代相比,宋朝史学发展健康。
宋朝有多个 官方修史机构,如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会要所等。著名的史学著作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编写过程长达十九年。
06
重要的史学著作,还有为前代编写的《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著名的地方志有《太平寰宇记》、《吴郡志》 、《东京梦华录》 、《武林旧事》等。
由于金石学和考古学的兴起,也有一相关史书诞生,如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
宋朝皇帝重视书画,在宫廷设立了翰林画艺局,翰林图画院,带动作用可想而知。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这个时期冒出来的。
07
宋徽宗本人就是个花鸟画大家,徽宗时期,院体画中的花鸟画大盛。
宋徽宗的瘦金书法和花鸟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所绘《芙蓉锦鸡图》,文人画与花鸟画互相融合,格外清丽脱俗。
宋代涌现出许多著名画家,如范宽、郭熙、赵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
宋画主要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大分类。
08
山水画,到了宋代,已经非常成熟。不仅描绘风景,还强调意境。林木野水,塞林平远,四时朝暮,风雨明晦,无不细微。
北宋山水画,多灿烂辉煌,质感强烈,时而柔和温雅,气势宏大。在苏轼的提倡下,慢慢转向,追求自我表现,追求意境和神似。
南渡后,多描绘秀丽江南山水景色,构图简约,但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
宋朝书法主张尚意,即哲理性、书卷气、风格化与意境表现,同时也提倡个性化和独创性。
09
也就是说,隋唐五代法注重在“工”, 宋朝书法抒情明显,“学识”即“书卷气”突出。
苏轼提出口号曰“我书意造”,其书法内紧外松,险竣多变。
宋代书家,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予人以新的审美意境。
10
宋代瓷器,非常有名。已经考古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一百七十多个县份,其中有宋代窑址的一百三十多县,比例惊人。
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六系,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这些窑系产品,具有地方的特殊性,又有文化、工艺的共同性。
11
宋朝瓷器,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也是一座丰碑。
宋瓷釉色优美,典雅含蓄又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加以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装饰方法,意境清爽,气韵生动。
宋人还能制作半透明的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名重遐迩,极受欢迎。
宋代的漆器,黑色和红色做底,配以自然山水,历史人物和简单的装饰图案为题材的精美雕刻,十分诱人。
12
宋代文学,种类繁多,派别林立,异常繁盛。
唐朝早期以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高峰,宋代却能够以词创造另一个高峰。
宋代文学人才辈出,有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过度时期的王安石,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辛弃疾也非常了得。
欧阳修在洛阳期间的文学成就,乃至史学成就都是巨大的。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今天江西吉安。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13
在宋代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文坛领袖——散文创作的高度成与其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去世早,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曾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14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往往不待抄完,已能成诵。
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他叔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对嫂子说:“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光宗耀祖,他日必能闻名天下。”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比较坎坷,两次考试都意外落榜。
15
公元1029年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参加国家办的补习班。
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顺利。接着,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欧阳修觉得肯定也能夺得状元,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谁知欧阳修在广文馆的同学,十九岁的王拱辰把状元夺走了。
16
次年殿试,欧阳修以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的同时,也迎来了洞房花烛。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成了他的恩师胥偃的女婿。
新婚不久,欧阳修就辞别家人,到洛阳任职做官,河南府户曹参军。
在洛阳,他的领导,是西京留守、前朝贵族,钱惟演。
17
钱惟演,字希圣,是五代十国末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随着父亲投降了宋朝,被拜右神武将军,河南尹兼西京留守。
钱惟演对待欧阳修很好,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支持他吃喝玩乐。
钱惟演喜欢招徕文士,奖掖后学,除了欧阳修,还有梅尧臣、尹洙等,都收到照应。
钱惟演家中藏书极富,自己博学能辞,领起了一个西京文人集团——钱幕文人集团——钱幕集团,因为其中成员都在钱惟演的幕府上班。
18
钱幕集团打着复古的旗号,发起了一场诗文革新运动。
在这场诗文革新运动中,古文取代骈文,走上了主流地位,出于“唐音”的“宋调”,成为新的诗歌美学范式。
西京统治机构,经费充足,管理宽松,文人待遇优厚,加上洛阳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良好,欧阳修他们可以尽情地宴饮畅游和切磋诗文,大家都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欧阳修在洛阳写作的《洛阳牡丹记》,既是文化专著,又是散文佳作。
帝都传奇
第拾卷 任见著
内容简介
本书10卷本150章615节330万字,开创为城市“立传”的先河,以立体、丰满的洛阳千载帝都形象,以历史洛阳前世今生的呼吸与脉搏,以都城洛阳特有的兵燹狼烟和婉转风流,以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对洛阳的独特“见解”,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以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以重重蕴藉的文化辉煌和作家特有的深度幽默,将中国历史文化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特殊境界,相信读者会惊喜于自己因为这部著作而获得的关于东方文明的发现、立体洛阳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不凡的帝都个性以及大不相同的阅读趣味。
目 次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藩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唐明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代瞬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香艳奇葩………………
第一百四十章 洛阳地脉…………………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形胜西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漫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境决战………………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名园………………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道之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熙宁变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产预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婉约词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康灾难………………
第一百五十章 抱朴守素…………………
娟娟与《帝都传奇》………………………
《帝都传奇》总目录………………………
著者任见简介………………………………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曹操传》台湾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