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省工信厅、省医保局、省疾控局、省药监局正式发布《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实施方案》(晋卫药食规〔2025〕1号),聚焦解决基层用药难题,明确2025年至2027年分阶段目标,全面提升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为全省居民带来更便捷的用药服务。



政策背景:回应民生需求,强化基层医疗

方案紧扣国家六部门改革要求,针对山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不足、偏远地区配送能力薄弱等问题,结合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含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通过“用药目录动态优化、跨层级药品联动、供应链集中管理”等组合拳,推动优质医药资源下沉,助力分级诊疗落地。山西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落实“健康山西”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让群众“就近看得上病、拿得到药、享受到优质服务”。

核心目标:三年三步走,构建联动体系

2025年短期目标:4月底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完成用药目录调整,药品配备不足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需增药;医保定点村卫生室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与乡镇联动。年内启动信息化试点,在条件成熟的县级医疗集团试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中期机制建设: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用药目录联动,全省分类明确县域内药品采供用报联动措施;鼓励药师下沉基层,提供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等服务。

2027年长效目标:全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基层用药可及性和药学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四大任务:全链条优化基层用药生态

(一)精准匹配用药需求,动态调整目录

省卫健委将以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目录及集采药品为重点,评估基层用药需求,制定医联体用药指导原则。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每年更新用药目录,重点保障慢性病、老年病用药供应,打破“一品两规”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的限制。

(二)打通上下联动通道,规范用药行为

建立县域处方集中审核制度,2025年试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统一审核规则和点评标准,确保基层用药安全。通过处方互认、延伸配送等机制,推动县级医院慢性病药品下沉,实现“基层开方、配送到家”的便捷服务。

(三)集中采购与配送,保障供应效率

县级医疗集团作为采购主体,统一账户、目录、配送和支付,公开招标遴选配送企业,建立考核和退出机制。针对急抢救药、短缺药,县域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将建立应急储备,设置库存警戒线,确保药品供应“不断档”。

(四)健全短缺预警,破解配药难题

省级层面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定期分析用药供需和产能。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缺药登记制度,高频缺药品种经评估后纳入下一年度采购计划,个性化处方可通过临时采购程序配送,减少患者跨区域购药奔波。

山西特色:聚焦薄弱区域,强化协同落实

方案特别提出向医药资源薄弱的偏远地区倾斜,通过市级指导、县级落实的工作机制,重点保障农村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五部门将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一盘棋”格局,省卫健委牵头开展监测评估,及时推广典型经验,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政策解读:释放三大民生红利

用药更全:基层慢性病用药种类扩容,村卫生室与上级机构用药衔接,减少“小病跑县城”现象;

取药更便:集中配送、延伸处方、居家药学服务等举措,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

质量更优:从采购、配送至使用全流程质量管控,结合药品追溯体系,筑牢用药安全防线。

随着方案实施,山西基层医疗将逐步实现“目录协同、供应稳定、服务升级”的新格局,为全省居民提供更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助力健康山西建设迈上新台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