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来,我高中三年就直接摆烂了,最起码能少考100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绝望!”很难想象这些话是出自一名浙大学霸之口,也难以相信,这样荒谬的言论竟然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回想起高考刚查阅分数时,女同学和家长的喜悦溢于言表,648分的成绩虽然想进清华北大不现实,但去浙大也是很有希望的,于是女同学跟家长不谋而合,果断选择了浙大。

在一家人的心中,浙大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名校,不管怎么说,只要进了浙大,以后就业是肯定不用发愁了,手握名校学历,走到哪还不是“香饽饽”?可现实却给了一家人响亮的一记耳光——不仅找工作难,就连想进体制内,都被拒之门外了!



“还不如少考100多分!”浙大学霸无法考公,吐槽:还不如去普本

原来当初为了稳妥进入浙大,女孩选择了服从调剂,毕竟648分的成绩看着挺高,但想被热门专业录取还是有点悬!为了不滑档,只能选择服从调剂,没想到却被调剂到了植物保护专业。

起初一家人对这个专业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浙大是除清华北大外数一数二的顶尖学府,心想着"先上了再说",谁知毕业季降临,女孩才发现对口工作寥寥无几,再加上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也不想继续读研深造了,女孩决定把目光放在体制内。



一开始女孩想走选调生的途径,毕竟对于985院校的学霸们来说,选调生可是进入体制内的最佳捷径,可令她没想到的是,选调生的赛道也容不下自己。选调生招聘对专业有严格要求,即使是浙大这样的顶尖学府,植物保护专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匹配。

但女孩也没有轻易灰心:既然选调生没机会,考公总不至于毫无希望吧?可当她满怀期待的下载公务员岗位表格时,现实让她彻底绝望了,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即便是考公也没有对口的岗位,若非要考公,也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上岸难度可想而知。



本以为浙大的名校光环能照亮自己的前途,可令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985名校,却连考公的基本门槛都难以达到,事已至此,女孩真是后悔不已,跟父母吐槽:“还不如少考100多分!去浙大甚至比不上去普本,起码不至于无法考公!”

面对女儿的哭诉,家长是既心疼又无奈,甚至也有些认同女儿的说法,一想到女儿高中三年拼命的努力,换来的648分最终是这样的结局,倒不如少考100分去个师范类院校,现在可能已经在体制内找到稳定工作了。



专业选择比学校更重要,名校情节需要理性看待

都说高考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本以为是多一分就多一些希望、院校也是越光鲜、前途就越明亮,可浙大女学霸的遭遇却打破了家长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原来即便是考入名校,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也是前途渺茫。

名校情结在中国家庭根深蒂固,很多家长和学生宁愿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也不愿接受普通学校的热门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时,"学校优先"的思维模式导致不少高分考生最终进入了就业前景不明朗的专业。



可事实摆在眼前,专业选择比学校更重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个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可能比名校冷门专业毕业生有更多就业机会。比如计算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即使是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而即使是"985"高校的天文学、古生物学等专业毕业生,如果不继续深造,就业前景也相当有限。

名校光环虽然闪耀,却不能当饭吃,那些名校光环下的冷门基础学科,如果不打算深造或从事研究工作,就业渠道也确实有限。可见传统观念中的名校情结也需要被理性看待,因为哪怕是顶尖大学,也有一些实力较弱或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专业为王”这四个字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