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学术年会”
ZJUSOM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第十六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以“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及院校师生参会,共同探讨数智时代管理案例研究的新趋势与新路径。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作为国内管理案例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旨在推动管理案例研究与教学发展。作为本届年会理事长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高质量开展学术年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1
开幕式领导致辞
案例研究“扎根一线”
提炼中国“本土智慧”
4月26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执行主任孙玉涛主持开幕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朱方伟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执行主任孙玉涛主持开幕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案例研究一定要“扎根一线”,紧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国企业全球化两大命题。他认为,学者们要扎根中国优秀本土案例研究,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路径,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走出去”与中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教授致辞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回顾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18年发展历程,肯定其“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指出案例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核心环节,需通过鲜活场景提升教学质量,回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她感谢各高校对管理案例学术年会的鼎力支持与付出,期待本届年会能够汇聚众智,进一步以管理案例研究推动管理理论与教育的蓬勃发展。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办公室主任王萍致辞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教授表示,“扎根中国情境、提炼本土智慧”是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必由之路,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为共享中心的发起单位和依托学院,愿同学界与业界共同探索数智技术与管理理论的融合路径,为中国管理案例研究事业注入新动能。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教授致辞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教授以“新里程碑”定位本届年会,强调案例研究需连接理论与实践,核心的价值在于将鲜活的实践问题升华为系统性的理论认知。鼓励年轻学者走进企业,深耕中国管理案例世界这个富矿,以学术的视角解读中国的经验,以世界的语言传播中国的声音。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朱方伟教授致辞
2
主题报告与期刊主编面对面
探讨“案例研究方法论与数智技术应用”、
“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
26日的四场主题报告围绕案例研究方法论与数智技术应用展开。
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指出,当前案例研究存在“模板化”、“结论先行”等问题,需以“现象驱动”挖掘管理洞见。他以AMJ顶刊论文为例,解析如何通过理论抽样、多元数据采集及严谨编码流程,实现研究的“可信性”与“实践价值”,呼吁学者以“工匠精神”打磨案例,避免概念堆砌。
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
毛基业教授作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结合敦煌网、京东、华为等案例,揭示数智技术如何通过“平权机制”与“质变驱动”重塑商业生态。数字平台是现代商业生态的核心载体,未来研究需关注技术与组织行为的融合,推动“人机协同”理论创新。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作主题报告
方太集团副总裁孙利明分享方太以“仁爱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实践,提出“心性即文化 文化即业务”理念。通过“五个一”个人修炼(立大志、改过错、读经典、行善事、悟心得)、全员身股制等创新,方太实现文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的典范。
方太集团副总裁孙利明作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教授分享了管理学院在以管理案例研究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面的创新探索。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突围亟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构全球布局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这些都需要本土优秀实践案例研究来支撑,以探寻科学路径。浙大管院高度重视推进有组织的案例研究,多年来始终传承“顶天立地”的学术传统,开展扎根中国实践的案例研究,总结凝练中国原创管理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进入新时期,浙大管院面向国家战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以项目团队、课程团队和科研团队一体化运作的组织形态创新,有组织推进案例研究,进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驱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教授作主题报告
27日上午,四场主题报告继续围绕“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论坛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林路以《数智技术在银行的实践》为题,分享了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场景应用。他表示,银行已从信息化、移动化迈向智能化阶段,通过大模型技术构建“AI生产力”,实现智能客服、金融审单、风险管控等场景的自动化。智能技术需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通过 “内化于心(技术赋能核心能力)、外化于行(优化服务流程)”构建人机协同的金融服务生态。
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林路作主题报告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魏江以微医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机理。他提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创业”来推进,从“自下而上试点”来实现模式突破,再通过“自上而下推广”使中央和地方实现政策协同,突破医疗行业的体制壁垒。他表示,中国平台企业需利用“制度合法性”与“技术创新性”的协同,在监管框架内创造新商业模式,为新兴产业合法化提供“中国路径”。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教授作主题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崔淼作题为《数智时代案例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她针对传统归纳逻辑的局限性,提出利用机器学习、大模型技术优化案例研究流程。通过聚类分析识别极端案例,解决多案例研究的“样本代表性”难题;引入多模态数据(语音、图像、智能设备监测);借助GPT等大模型辅助编码,通过提示词引导机器识别因果关系,弥补人工编码的主观性,提升理论构建的效率与可信度。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崔淼作主题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聚焦“多方法研究设计中的案例方法应用”,系统分析了案例研究与定量方法的融合路径。他提出,全周期研究法(归纳—演绎—再归纳)是破解复杂管理问题的关键,需通过“猜想(案例探索)—验证(量化分析)—解释(理论升华)”循环,实现从局部洞见到普适理论的跃升。针对当前全周期研究法应用缺失的现状,他呼吁学界强化方法论训练,利用AI技术降低跨方法研究的门槛。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期刊主编面对面”环节中,《管理学报》主编杨治教授、《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副主编林海芬教授、《南开管理评论》学术编辑徐芳超博士分享期刊采稿标准,强调案例研究需兼具“选题前沿性”、“方法规范性”、“理论贡献度”,避免陷入“描述性陷阱”。
期刊主编面对面环节
3
平行论坛与闭幕式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
向世界贡献“中国管理智慧”
本届年会“平行论坛”设置了企业家论坛、案例研究论文交流、案例教学研究与方法交流三大主题。
平行论坛一“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企业管理实践解读”由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晓兵教授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灿教授共同主持。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方太集团、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同签署了案例企业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中数求索信息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家代表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签署了案例企业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
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基地签约仪式
案例企业基地授牌仪式
随后,方太集团副总裁特别助理赵芳瀷、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滕俊楷、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金蝶中国管理模式研究院院长曾昊、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石晶、中数求索信息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宝分别分享了各企业的数智转型经验。他们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深入剖析了企业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挑战,不仅为案例研究者带来了源于企业一线的实际问题,也为案例研究进程中的产教融合、产研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方向。
在平行论坛二至平行论坛七,各为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案例研究论文交流”和“案例教学研究与方法交流”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作汇报点评。
本届年会闭幕式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英主持。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英主持闭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宋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志迎教授、吉林大学李雪灵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戴鑫教授、西南大学石声萍副教授分别作平行论坛总结。本届年会评选出3篇优秀案例研究论文和1篇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郑刚团队撰写的《双元属性大国重器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案例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于淼团队撰写的《重大工程价值共创的动态治理路径:基于“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的案例研究》、安徽大学海淼团队撰写的《聚沙成塔:企业如何借助再生型动态能力构建新质生产力?》获优秀案例研究论文。浙江工商大学的杨洋博士撰写的《弱制度环境下企业构建数字平台的过程机制:制度战略视角》获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志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华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奖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崔淼
为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奖
大会最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灿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谢,感谢学界、企业界与会务组对本届年会支持。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灿教授作闭幕式致辞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副主任宋晓兵教授宣布下届年会将在成都四川大学举办,并呼吁学界“以案例为桥,让中国管理智慧走向世界”。他表示,未来需持续优化案例库建设,推动“百优案例”评选与精英赛等品牌活动,构建更具活力的案例研究生态。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副主任宋晓兵教授作闭幕式致辞
作为第十六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的承办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创造管理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为人类贡献管理思想与智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这与年会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管理案例研究,推动管理实践发展,培养卓越管理人才的目标高度一致。
当前,中国案例研究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国企业全球化等议题,向世界贡献“中国管理智慧”。数智技术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方法论与创新工具,需探索“数字孪生”“生成式AI”等新技术在案例采集、分析中的应用。面向未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开展“有组织的案例研究”,推动院校与企业共建案例基地,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中国管理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产业智库与案例中心在本届年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学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管理案例研究与实践创新注入新动能。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扎根中国实践40年案例教研传统,现已开发240余篇教学案例,其中3项获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立项,71篇荣获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7项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立项,连续13届荣获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活动“最佳组织奖”,3篇入选首届“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优秀案例,10余篇英文案例入选哈佛、毅伟等国际高水平教学案例库,并出版了多部浙商案例系列丛书。
信息来源: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产业智库与案例中心
编辑排版:伍梁永
审核: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