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向宇
4月29日,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在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举行。这是继4月27日长沙奥体中心项目开工后,大城之南再次迎来的一场盛会。
此次盛会既是天心区响应省委、省政府“长沙向南”战略号召的铿锵行动,更是以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近年来,天心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个三”总体战略,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在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中排名第49位,首次进入五十强,创新能力排名第47位,投资竞争力排名第35位、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会上,天心区委书记吴新伟表示,南部融城片区作为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引擎、长沙“发展向南”的战略支点,具有投资兴业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环境:是长株潭融城的“几何中心”,更是辐射中部的“枢纽门户”;是战略叠加的“政策高地”,更是资源汇聚的“超级磁场”;是产业集聚的“创新之城”,更是跨越发展的“黄金赛道”。
活动现场,来自数字经济、生物医疗两条产业链上的11个项目集中签约。德拓信息华中区域总部、达而观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术应用区域中心、国兆云链(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与天心经开区签约。国际医疗创智港项目与市奥体新城公司签约。
这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及外资外贸领域,项目的“含新量”将助推着这座城市发展“含金量”的连连攀升。
“企业选择落户南片区,正是基于天心经开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产业链的聚集和企业在该地区技术人才合作的基础。”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军刚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跟园区谈入驻时,园区因看好我们这个项目,还导入了园区的产业和市场基金。这让我们看到了天心经开区在产业发展上的决心。
近年来,天心经开区克服区划调整、绿心工业退出以及三园合并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依托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正在创建的国家医学中心等优势,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疗大健康等优势产业链,精准挖掘优质项目与企业,写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篇章。
数据显示,当前,天心经开区数字经济规模达450亿元,与2022年相比翻了一番,占经济总规模比重超60%,已汇聚一个交易平台、两大算力中心、八大数据中心和600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而备受关注的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额近32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此外,数智健康产业链加速补强,已汇聚一批数智健康领域研发、生产、诊疗服务企业。
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规划设计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今日长沙南,潮涌正当时。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深刻重塑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治理。
此次大会还发布了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筹建信息。据了解,自国家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来,天心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布局数字经济赛道,建设了全国持牌第五家、中部地区第一家数据交易所。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展数商会员867家,上架数据产品5520个。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描绘一个未来新城,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结合南部融城片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给出的答案是:“实践之城”“实干之城”“共生之城”“中心之城”。
近年来,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按照《长株潭生态绿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要求,通过定向引进现代商贸、生态文旅、智慧康养等高端服务业,片区将形成与株洲、湘潭的产业互补格局。
毫无疑问,这种产业协同将加速三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质性推动都市圈从“空间融合”向“功能融合”跃迁。
眼下,随着长沙奥体中心、国家医学中心、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等标杆项目擎动发展,大数据产业拔节生长,大健康集群蓄势腾飞,“文化+科技”融合生态呼之欲出,这座活力迸发的未来之城,即将照亮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