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里账目不清、合同混乱,现在每一笔钱、每一块地都‘晒’在阳光下,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在湖南东安县端桥铺镇月潭村“三资”公开栏前,村民张大爷指着新签订的集体土地承包合同感慨道。连日来,镇纪委对辖区内23个村的“三务”公开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得到群众肯定。

该县纪委监委针对农村“三资”底数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组建监督小组,开展“自查”,摸清村集体“家底”,同时聚焦惠农补贴发放、土地流转情况等方面,对资金流向、项目进展进行核查。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52件,涉及金额118.34万元。

“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东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重点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集体经济合同管理问题、村级债务管理问题、集体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违规出借集体资金问题等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守护群众“钱袋子”。截至目前,已立案19件,处分32人。

查办案件不是终点。县纪委监委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督促乡镇和职能部门举一反三,针对监管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一步建立完善监管制度,建立产权明晰、成员明确、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现代治理机制,目前,全县各职能部门共完善规章制度12条。

“管住‘微权力’,才能护好‘大民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采取领导包案、重点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严肃查处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腐败问题,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唐银芳 蒋杨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