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位于福州路的上海古籍书店换新回归,成为沪上文化爱好者的一件大事。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曾经古朴的古籍书店经过此次改造,有了很多变化,如今,崭新的古籍书店又有哪些创新和看点,一起去看看。

走进换新后的古籍书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明亮不少,很多读者都表示,“如今的古籍书店光线明亮,看书也方便了。”原来此次改造古籍书店将原本的1—3楼中心区域上下打通,形成了挑空楼层,光源布置也进行了调整,给人以舒适的阅读体验。


市民陈先生是古籍书店的“老朋友”,他喜欢看书,特别是一些古籍书法作品,因此他经常“泡”在书店。谈起此次改造,他告诉记者,“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些书籍摆放更加科学,寻找起来也比较方便。最主要的是,楼层面积扩大了。”


原来,这次古籍书店的重新亮相,不仅保留了许多“古味”,还引入了诸多年轻化元素,让老读者更“熟悉”,年轻人更“喜欢”,让传统与现代在书店完美融合。


据介绍,此次古籍书店保留了具有18年历史的孔子像、王元化先生题写的“学术书苑”牌匾等,同时书店外观折叠的玻璃幕墙宛如翻动的书页,凝练为一部可阅、可赏、可听、可闻、可品、可触的立体书卷。



四楼的“敦煌空间”是此次古籍书店创新设立的特色区域。这个专区收藏了1000余种敦煌题材的专业书籍,包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敦煌大辞典》和《英藏敦煌文献》等。此外,还展出了敦煌文物的复制品,如上海博物馆的《归义寺新样五方佛曼荼罗图》等敦煌服饰、敦煌乐器及文创产品。读者还可以在此打卡“藏经洞”,体验敦煌文化的魅力。


敦煌艺术的沉浸演绎,让遥远的敦煌艺术在上海市中心得以展现,用最鲜活的方式,让每个爱书的人找到自己的“古味”。



据了解,书店内还设有不少顶天立地书架,为避免高处的书籍被束之高阁,书架旁都设置了“服务铃”,读者按铃后,工作人员即会带着移动梯来帮读者取书。三楼的“淘书乐园”,与上海旧书店携手,汇集了4000余种特价书和23000余种旧书,面积比以前扩大了数倍,为读者提供了“淘书”的乐趣。此外,自5月起的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书店还将通宵营业,举办“古籍书话夜”品牌系列活动,为这座城市的读书人“点亮一盏灯”。

记者 / 高磊 陆晓玲(实习)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高磊

视频 / 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