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地农产品,嘉定白蚕豆豆瓣肥大而略扁,豆皮白而薄嫩,口感上相比其他品种更为香糯,一直深受市民喜爱。眼下正值嘉定白蚕豆上市的季节,记者走访区内各菜场和合作社发现,本地白蚕豆已大批成熟,逐渐登上市民餐桌。
“老板,本地白蚕豆有伐?”“有的,你要来几斤?”近日,记者在清河农贸市集看到,嘉定白蚕豆被摆在各蔬菜摊位的显眼位置,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
市民潘阿姨一口气买了3斤本地白蚕豆:“家里小孩子很爱吃,咸菜豆瓣汤或者清炒都好吃,这两天口感最嫩。”
“最近买本地白蚕豆的人很多,一天能卖出100斤左右。”摊主韩先生说,相比于外地蚕豆或日本蚕豆,本地白蚕豆的口感更糯更鲜,更受市民青睐。目前,本地白蚕豆的价格在5元/斤左右,相比于月初时候的价格已有所回落。
嘉定白蚕豆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嘉定白蚕豆就风靡全上海,上海城隍庙的五香豆就是来源于嘉定白蚕豆。
然而,随着种植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推进,嘉定白蚕豆的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其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退化。为了守护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品种,在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在菊园新区专门保留了约7亩的种植区域,全力开展嘉定白蚕豆优良种性的恢复工作。
“在种质资源保护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及时查看种子资源的情况,及时拔除病株、弱株以及混杂的植株。”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创新育种室主任关文东介绍,“为了扩大嘉定白蚕豆本地品种的推广面积,我们和区农技中心一起,将这些收获的嘉定白蚕豆的种子免费发放给本地合作社种植。”
今年,嘉定区对老品种种植的补贴方式也有了新改变。“只要种植一亩以上的嘉定白蚕豆、罗汉菜等老品种,就有2000块钱的种植补贴。这一政策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合作社或种植户种植老品种,让我们的老品种能够发扬光大。”嘉定区农技中心蔬菜科科长邹丹蓉介绍。
近年来,通过提纯复壮和技术攻关,嘉定白蚕豆已恢复优良种性。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区内合作社与种植大户的种植热情高涨,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全区白蚕豆种植推广面积已扩大至200亩左右。接下来,区农技中心将继续强化技术指导,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嘉定白蚕豆产业蓬勃发展。
撰稿:彭晓妍
摄像:姚卓林
编辑:杨玉洁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