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向阳

前几天,有朋友聊天时问我,孔子到过济南吗?我一时语塞,仔细想想,来过啊!在黄河北岸的济阳曲堤就有一处与孔子有关的遗迹“闻韶台”。

很多人熟悉《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的典故。据记载,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鲁昭公被三桓家族合力击败,被迫流亡齐国。由于孔子在舆论上支持了昭公,面对国内复杂的形势,他也来到齐国。一天,他路经曲堤时,被城内传来的高雅美妙音乐所吸引,循声进城,聆听欣赏了《韶乐》。韶乐又称舜乐,主要用来歌颂尧的德行,流传于虞舜时期的宫廷舞乐。孔子推崇周礼,对韶乐向往已久,至齐后听到韶乐,不禁发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赞美之词,沉醉其中。听到《韶》乐后,孔子很长时间都忘了肉的滋味,感叹道:“想不到音乐的美妙竟到了这样的境界。”


为纪念圣人孔子闻韶之地,后人在曲堤东街平地起高台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建筑,取名为“闻韶台”。据地方文献记载,汉唐时代就有闻韶台,宋金以后至明清又进行过多次大的修葺。闻韶台是用夯土堆积起来的方形高台,上面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殿台、楼阁。万历《济阳县志》载:“台高百尺,祠宇巍然,登高远望,云霞万状,令人有冯虚御风之想。”

济阳因位于古济水之阳而得名,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奔腾的黄河由河南省铜瓦厢决口,改道夺济水(亦称大清河)入海,由此,济阳开始了伴黄河而兴的历史,于是闻韶台成为黄河沿岸与孔子有关的遗迹。盛时的闻韶台,宏伟秀丽,飞檐叠翠,古朴典雅,风韵悠然,是济阳最古老、最著名的历史景观。以前当地百姓去闻韶台上游玩,站在台上能远眺波澜壮阔的黄河,“韶台远眺”被列为济阳古八景之首。不过,可惜的是,闻韶台这一景观已经消失。

有学者认为,曲堤商代之初为逄伯陵方国之地,商末为古国蒲姑之地,西周至战国时属齐国之地。相传孔子之所以会在曲堤闻韶,是因为他来这里拜谒逄公墓,逄公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被封爵位“伯”居于曲堤。逄公墓,位于今曲堤街道刘台村西侧的高地上,逄公及族人死后都葬在这里,也就是名列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刘台遗址。专家推测,古逄国政治地位比较高,加之与周王室有密切关系,古逄国有资格演奏这种高规格的礼乐,所以曲堤也成为圣人的闻韶之地,留下千古美谈。

除了到过济阳曲堤,济南莱芜区口镇街道的垂杨村,也有纪念孔子的遗迹。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齐国,返回途中长子亡,季札按周礼埋葬爱子于嬴博之间,孔子前往观看葬礼,明代莱芜县知事傅国璧立“孔子观礼处”碑。莱芜区绿矾崖村还有“夹谷会盟遗址”,纪念孔子在夹谷会盟中凭借勇气和智慧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功绩。


孔子博物馆藏《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上有“西河返驾”等故事,流传至今。在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北的三教堂村,有一块高1.7米、宽60多厘米的清代乾隆年间所立石碑,上面镌刻着五个大字“孔子回辕处”,楷书阴文,上款刻有“大清乾隆十三戊辰夏季吉日重立”。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了孔子在黄河边的一次遭遇:“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不济此,命也夫!’”

据记载,公元前493年,孔子在卫国不受重用,应晋国执政的赵简子之召将去晋国,来到黄河边,听说赵简子杀了晋国两个贤臣窦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多么美的黄河水啊,浩浩荡荡!我没有渡过黄河,这是天命使然啊!”

窦鸣犊和舜华都是晋国非常贤德的大夫,赵简子还未得志之时,依靠这两个人才得以从政。等他已经得偿所愿执掌了政权,竟然杀死了他们。孔子对于贤臣被害的悲剧感同身受,痛心疾首,于是令弟子掉转车辕回到了卫国,在寓所,孔子铿然抚琴,创作《陬操》这首曲子,用琴声来哀悼两位贤德的大夫。

“孔子回辕处”被称作“犊河圣迹”,犊河即鸣犊河,即茌平境内之古黄河,后人将孔子到过的渡口称为“鸣犊口”,列为圣迹,名列博平古八景之一。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孔子回辕而返的故事,发生在聊城高唐县姜店镇南镇村附近。

此外,黄河沿岸还有孔子回车的历史遗迹。河南郑州中牟县雁鸣湖镇境内有孔子回车庙遗迹,相传孔子带领学生驾车周游列国来到这里,见街中间有个七八岁的儿童项橐,正坐在地上以石筑城为戏。子路说:“小孩让路。”项橐站起来,神气地指着子路说:“你没看我这是城吗?只有车绕城走,哪有城给车让路之理?”子路无言以对,孔子见项橐虽小却出言不凡,赶快下车施礼躬拜为师,令弟子绕“城”而过。后人为了纪念孔子虚心好学,建起了孔子回车庙,庙内青石刻载“孔子回车处”。

孔子与黄河的传说和记载还有许多,传说孔子出生时,原本滚滚浊流的黄河水变得清澈见底,这种祥瑞之象就是“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孔子晚年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是贤能之士无用武之地的慨叹。老子与孔子在奔腾黄河边的首次相遇,道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思想,揭示了人生宇宙之道。孔子在中原周游列国十多年,见到的最大的河流无疑就是黄河……

大河奔流,儒风浩荡,黄河流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黄河之水滋养了孔孟故里。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黄河文化最丰硕的文明成果,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调,渲染了中华文化的底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