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一则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成功完成了“非核氢弹”的爆炸,因为“核”“氢弹”两个字放在了一起,所以不少人认为这个“非核氢弹”真的是一种类似于氢弹的东西,威力堪比核武器

但实际上很多人是被文字忽悠了,此“非核氢弹”实际上和核武器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可能跟军用武器关系都不大。



“非核氢弹”与核武器的区别

说到“非核氢弹”与核武器的区别,我们首先就要先了解一下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比如说一滴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



水分子结构

同时人类当前能观测到的微观粒子几乎无限可分,像一个水分子就能拆分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氢原子(氘同位素)又能拆分成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一个氧原子又能拆分成8个质子和数个电子。

而核武器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拆分或者聚合原子,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像原子弹,基本原理是“核裂变”

一个由大量中子组成的原子在受到撞击后会分裂,释放出数个中子。这些中子去撞击其它原子,其它原子也会分裂,而其它原子分裂出来的中子又会去撞击其它的原子。



核裂变过程

通过这样的“裂变反应”,这些原子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高热以及爆炸,这就是原子弹的爆炸了。

氢弹的基本原理是“核聚变”,这个反应和“核裂变”相反,让一些比较小的微观粒子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重的原子核(含有更多中子),这个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所以能看出不管是氢弹还是原子弹,其爆炸反应都是在微观层面引发的。“核武器”的“核”,指的就是“原子核”。



核聚变过程

但是“非核氢弹”却并不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反应实现的。

“非核氢弹”这个名字中的“非核”,指的就是它爆炸的反应不存在核裂变或者是核聚变反应。至于这个“氢弹”,则是指它的爆炸原料包含氢元素

当前中国爆炸的这种“非核氢弹”,其主要原料是氢化镁(MgH₂)。其在点燃后会瞬间爆炸,并在热分解后释放大量氢气。



同时氢气也是可燃的,且氢化镁中的氢气从固态转变为气态体积会膨胀许多倍。所以氢化镁在热分解后,释放的氢气会迅速膨胀并和周围的氧气混合。然后这些氢气被点燃,就会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大火球。

从这个过程来看,实验的这种“非核氢弹”更像是一种变种的“温压弹”



“非核氢弹”威力几何?

当前中国实验的这种“非核氢弹”,在释放的能量上要远比传统的TNT炸药多,但其爆炸的威力其实并不如TNT炸药。

因为一种炸药的威力如何,主要看这种炸药能产生多大的压力,以及有多大的爆炸速度。



炸药威力主要看压力和爆炸速度

传统TNT炸药的爆点中心压力为1000千帕以上(2公斤TNT炸药),此次中国爆炸的“非核氢弹”(2公斤氢化镁),爆点中心的压力为428.43千帕,不到前者的一半。

如果从冲击波的大小这一点评价其威力,那么“非核氢弹”的爆炸威力自然也就不到TNT炸药的一半了。

在压力和爆炸速度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非核氢弹”在释放的总能量和爆炸持续时间上则处于优势。



在释放的能量上,2公斤氢化镁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和30公斤的TNT炸药相当,前者是后者的15倍。在爆发持续时间上,氢化镁在爆炸时会持续燃烧2秒钟左右的时间,这也远超过TNT炸药的爆炸。

从军事角度上看,这种“非核氢弹”或许比较适合打击一些“软装甲目标”。比如说没有乘坐装甲车或坦克的步兵,亦或者是中小型的无人机。

但是这种“非核氢弹”要替换TNT炸药则应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现代战场上炮弹和炸弹杀伤敌人,都主要靠冲击波和四散的弹片。而这一点上无疑是TNT炸药更有优势。



炮弹杀伤主要靠冲击波和弹片

“非核氢弹”可能在民用领域带来改变

中国这次引爆的“非核氢弹”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或许不大,但在民用领域则可能引发一场变革。因为这次“非核氢弹”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储存氢元素

大家都知道在电动车流行之前,全球还流行过另外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概念,那就是“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

这种汽车通过燃烧氢气来获得动力,而氢气在燃烧过程中和氧气一混合就变成了纯净水。可以说这种汽车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新能源汽车”

但是氢能源汽车终究没有在市场上胜过电动车,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安全问题。

氢能源汽车通过燃烧氢气获得能源,那么氢能源汽车就需要解决储存氢气的问题,就如传统的燃油车需要油箱装油,电动车需要电池储存电力一样。

而储气罐里面储存的氢元素自然不可能是气态的,毕竟气态的氢气密度太小,这点氢元素根本不经烧。因此氢能源车储气罐里面的氢气,都是经过高压加压后的高密度液态氢元素。



储存液态氢的储气罐

但是高压、高能量密度这两种东西组合在一起,就能知道这玩意一旦出现事故肯定会非常严重。

所以互联网上有一个关于氢能源汽车的段子,说它“完美解决了燃油车不容易爆炸和电动车爆炸威力小的缺点”。

并且因为氢原子是一种体积非常小的微观粒子,这意味着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都会被氢原子渗透进去,包括钢铁。

一旦钢铁被氢原子渗透,就会出现一种叫“氢脆”的现象,会造成钢铁强度下降。



出现氢脆现象的金属

也就是说,高压加压的液态氢元素,非常容易让储气罐出现氢脆现象,从而极大提升储气罐爆炸的可能。

因为这一系列原因,氢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一直备受质疑。

但是中国这个“非核氢弹”就有可能解决氢能源车的储氢问题。

这个“非核氢弹”通过引爆氢化镁来获得杀伤力,而氢化镁是一种容纳了大量氢元素的镁基物质,它是一种固体。



也就是说,如果氢能源车能烧氢化镁的话,就不再需要高压的储气罐,以及担心氢脆现象了。

信息来源:
【1】潮新闻客户端·《马斯克“痛批”的氢能汽车,到底有没有未来》
【2】凤凰网·《中国打造“准战略武器”?港媒:中国首颗“非核氢弹”试爆成功》
【3】澎湃新闻·《谈核容易丨核能产生裂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