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昨天这个话题很火。

基本赤剑从中午被问到晚上。

各种因该话题衍生出来的文章很多。







但坦诚的说,目前除了所谓的南华早报的报道以外,没有任何一家官媒报道了该消息。

目前军迷圈整得沸沸扬扬的大消息,其实全是一些非官方的个人号在短视频和文字平台上的互相借鉴,援引。

所谓的氢化镁制成的“非核氢弹”,威力接近于战术核武器,虽然赤剑目前也无法证实,但类似的走非核路线,但威力又接近核武器的新式武器其实各国都在研制,并且实现该目标的技术路径也很多,赤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不只一次的和大家聊过这样的话题。



所以,核武器目前个头不大,但威力大的特性其实很受各国喜欢。

于是从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大国们其实都已经开始研制一些能完美避开传统核武副作用的大威力武器。

上个世纪只杀伤人,不毁装备的中子弹大家还记得不?一度被称为“干净”核武器。

还有同样源于核爆,但能形成康普顿效应杀伤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弹,也一度是军界的研究方向。

然后这些设想和战场理论又经历20多年的发展,又形成了数种不同的技术发展脉路。

一个还是从传统核武器上面着手,让传统核武器威力更小,附带污染更少,以便能在战场上使用。

这个方向的思路是,传统核武当量可调,用在战术打击层面,一般多用于杀伤敌国入侵力量,所以被各国舆论谴责的风险较小。

一种呢,则尽量跳开传统核武器路线,完全走常规武器路线,通过叠加的方式,让武器威力接近早期的战术核武器的水平。





云爆弹,各国整的大威力穿地弹,各种炸弹之父,炸弹之母走的就是这样的技术路径。

他们的杀伤效应达几百米,毁伤效应接近部分当量可调的核武器或者小型的单兵核武器威力。

但由于纯常规武器路线,所以在战场上使用,则没有被各国所反对和谴责。

所以研制出一种或者数种威力接近战术核武器的新武器,能像美国用炸弹之母一样用在局部战争中一直是各国的追求。

所以赤剑目前对氢化镁制成的“非核氢弹”这一消息的看法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具体以官媒表述为主。



类似概念,有类似想法的国家很多,走的技术路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向。

由于很多技术机理并不复杂,所以一国真的实现了突破,一般很少讨论,很少报道,也担心其他国家会摸着同样的石头过河。

所以外军我们一般默认铁定有类似的非核的(或者少核/轻核)东西,但威力接近早期核武器的新武器,但他们自己很少报道,搞保密,所以军迷圈对其的相关讨论是非常少的。

相对和平的时期,传统核武器有国家跟进,一些跳出传统核武器范畴,但威力又接近早期传统核武器的武器则会有更多的国家想跟进,所以外军一般不主动报道,实在害怕中俄或中美甚至英,法,德,印,以等有相当科研和军工基础的国家跟进。

在非核常规武器这条技术路径来说,一个平时大家不怎么关注的国家可能都会莫名的实现全球领先,只要它方向对,肯投钱投人投时间,比如“金属风暴”类似的武器,赤剑就觉得不错。(本文完)



赤剑天涯

钟意作者

阅读615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