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欧浅烘”在全球精品咖啡界越来越风靡。这种烘焙风格以轻度烘焙、突出咖啡原产地风味为主要特点,颠覆了过去深烘焙带来的“浓苦”印象。
1
北欧浅烘是什么?
北欧浅烘主要兴起于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以挪威咖啡大师 Tim Wendelboe 为代表的烘焙师们提出:“烘焙的任务是还原咖啡的本质风味,而非掩盖它。”于是,通过缩短烘焙时间、降低烘焙时的出豆温度,他们尽量保留咖啡豆本身的果酸和花果香气,让人喝到咖啡豆的原始产地风土味。
在烘焙技法上,北欧烘焙一般采用大火、快节奏的烘焙,在烘焙时的焦糖化反应还没有充分展开时便结束烘焙,减少烘焙时焦糖化反应和干馏反应的影响,带来更加纯净的花果调性风味。这种强调突出咖啡豆原产地风味的烘焙流派,又因为其烘焙度往往比传统定义下的“浅烘”更浅,所以又被人称为“北欧极浅烘”。
*Nordic Approach
但是北欧浅烘的代表烘焙师,被认为是北欧风潮掀起者的Tim Wendelboe曾在采访时表示,他并不喜欢用“北欧极浅烘”来形容他所烘焙的咖啡,因为对他来说,这样风格的咖啡只是诠释了他的咖啡哲学,也即“减少烘焙和处理法味道的干扰,突出、还原咖啡原本的风味”,而不是为了达成另一种风格刻意追求的烘焙度。
*Tim Wendelboe
北欧的浅烘风格为世界精品咖啡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轻盈、明亮、纯净,既不同于以往深烘咖啡的“浓烈、厚重”,也与掀起“第三波精品咖啡浅烘潮流”的更偏向“均衡、立体”的美式浅烘风格有所区别。
2
北欧浅烘为何风靡全球?
随着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的掀起,咖啡行业开始强调咖啡的原产地风味与可追溯性,浅烘正好符合这一理念,让消费者喝到咖啡的天然果酸与花果香气,区别于传统深烘焙的“浓烈香醇”。
*Tim Wendelboe
而北欧的极简美学,推动北欧的烘焙流派在浅烘的路线上走得更加极致和纯粹,也贴合当代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和口味。在口味上追求更加“纯净”的北欧浅烘,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一种回归本质的“极简”审美。
*Drop Coffee
北欧浅烘的烘焙风格成型之后,随着如挪威的 Tim Wendelboe、瑞典的 Drop Coffee、丹麦的 Coffee Collective 等品牌,通过全球咖啡赛事、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宣传,逐渐被推向世界,成为潮流标杆,被世界各地的众多咖啡爱好者知晓与喜爱。
3
如何理性看待北欧浅烘?
随着近些年北欧浅烘在国内逐步流行,许多烘焙师开始尝试在烘焙上复刻北欧的烘焙风格,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客观因素:
首先,国内外在烘焙技术上的交流较少,北欧烘焙师的烘焙技术框架可能与中国烘焙师的技术框架大相径庭,如果惯性套用自己原本的框架进行调整以追求更浅的烘焙,那烘焙的出品大概率与北欧的烘焙出品有所不同;其次,北欧烘焙商所使用的烘焙机往往是具有高热能穿透的大载量全热风或半热风烘焙机,中国烘焙商受限于烘焙机硬件上的不同,也很难复刻北欧烘焙商的技术操作;最后,北欧国家与我们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生豆的采购、运输、仓储也有所不同,综上所述,中国烘焙师想要完美复刻北欧烘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北欧浅烘广受追捧和欢迎,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咖啡烘焙的最优解。除了口感纯净、轻盈的北欧浅烘,浅烘的世界中还有着风味发展更加充分,口感偏向均衡、饱满的流派。同时,中度烘焙甚至深度深烘,也能带来令人愉悦的风味体验,也并不是所有咖啡豆都适合用浅烘来诠释。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北欧浅烘给精品咖啡世界来带的影响,尊重咖啡口味的多样性。
4
结语
北欧浅烘,是精品咖啡世界对“风味纯净”理念的极致表达,也是精品咖啡市场审美发展的一种体现。
北欧浅烘固然好,但作为咖啡消费者,我们不必盲目追随北欧浅烘的风潮,而是可以尝试各种烘焙风格带来的不同风味,再从中发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风格;而作为烘焙师,我们也不必强迫自己去复刻北欧浅烘的烘焙,而是应该综合各种客观因素,学习不同的烘焙技艺,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烘焙方法。
版权信息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来源:公众号【咖啡沙龙】原创
■ 文章作者:文章由小编使用AI辅助完成,杨煜楠校对。
■ 图片来源:网络
■ 侵权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
■ 合作联系:微信cofe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