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晾衣竿滴水的事儿咱们好好商量,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别伤了和气!”日前,鄄城县古泉红巷义警队队长张伟挡在两位争执的居民中间,一边接过湿漉漉的床单,一边笑着打圆场。

这是张伟一周内调解的第4起生活摩擦——从楼道堆物引发的通行矛盾,到宠物犬吠扰邻的深夜争吵,义警们总能凭借“熟人优势”第一时间介入,用递杯热茶、搬个板凳的方式,将火药味化作家长里短的和解。

这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力量,不仅破解了警力不足与治理需求激增的矛盾,更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古泉红巷义警队自成立以来,凭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居民踊跃参与,成为社区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古泉红巷义警与民警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共生关系,构建起了一种“警民融合、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

在矛盾纠纷调解中,义警凭借对社区人际关系的熟悉和情感沟通技巧,率先介入,稳定当事人情绪,搭建对话桥梁;民警则从专业法律角度,为纠纷提供理性解决方案。二者结合,实现了情理法的有机融合,让矛盾化解更具温度与权威。在反诈宣传工作中,义警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特点精准施策:针对老年群体,举办接地气的线下方言讲座;面向年轻群体,借助新媒体平台推送反诈短视频。民警则利用专业知识和丰富案例,为义警提供内容支撑,确保宣传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防骗意识,降低了诈骗案件的发生率。

在巡逻防控与隐患排查工作中,义警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民警维护巡逻设备,规划巡逻路线,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居民反馈。民警依托专业技能和执法权限,对各类问题进行高效处置,形成了“全民参与、精准防控”的良好局面。

2024年以来,古泉红巷义警队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8起,调解成功率达97%,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协助开展反诈宣传活动120余场,居民防骗意识大幅提升,诈骗案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组织街面巡逻400余次,成功消除多起安全隐患,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菏泽日报记者 胡德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