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百年工运史,亦是奋斗史,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书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篇章。同样,劳模精神也始终推动通化市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讲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无不彰显全社会对劳模价值的尊崇与弘扬。通化发布将刊发系列报道《百年工运 劳动风采》,让身边“沾泥土、带露珠”的劳模故事走进人心,激励通化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虑。2007年,她和爱人秦艳友建立“宝贝回家寻子网”,成立1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40余万人,网站也从最初寻找被拐儿童扩展到为烈士归故里,跨国寻亲等公益板块。张宝艳用行动践行着承诺,她说,孩子们在等,所以我从未停。
来到“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张宝艳、秦艳友正与网站专职管理人员一起忙碌着,上网沟通、电话联络、录入比对登记信息,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张宝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科技手段拓展寻人渠道,在她的推动下,2015年国内首个人脸识别寻亲成功案例诞生。此后,张宝艳带领团队与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将人脸识别、定向推送等科技手段广泛用于寻人,极大提高了寻人效率。目前,宝贝回家已帮助13000多个家庭成功寻亲,让失散多年的亲人得以重逢。
从宝贝回家创立的那天开始,张宝艳的手机时时刻刻都开着,她要保证寻亲人随时能联系到她。她和协会志愿者每天都在电脑上工作十几个小时, 几乎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作息时间毫无规律可言。她的工作路线由原来的“两点一线”变成了“N点N线”,因为她总是在出差的路上,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宝贝回家”。她和志愿者们是在与时间抢跑,为的就是更多家庭能够早日团圆。
这些年来,令张宝艳感到欣慰的是,儿童被拐的新发案件越来越少,破案率也越来越高,找到“宝贝回家”寻亲的一般是多年前的案件。如今 “宝贝回家”寻子网还上线了烈士寻根、海外寻人等模块,扩大了寻人、寻亲的范畴。
每一次团圆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重生,是无数个日夜的期盼与等待。张宝艳的坚持与努力,让她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中国十年法治人物”“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中国好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系列荣誉称号,曾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2025年张宝艳被评为全国劳模。如今张宝艳已过花甲之年,寻常人早已到了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但张宝艳还奋战在寻亲一线,她说,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找回来,我不敢停,我要等着他们回家。
记者:关莹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