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琬茜 通讯员 黎东
五指山市幼儿园师生共跳竹竿舞。本文配图均由五指山市教育局提供
五指山市水满中心幼儿园孩子感受“指间课程”的魅力。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个73.9%人口为黎族、苗族的民族地区,曾面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人口分散、经济欠发达……这些问题曾犹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五指山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道路上。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五指山市成为我省唯一获此认定的山区市。五指山市如何翻越座座“大山”,蹚出一条学前教育普惠路?
破除难题 有园上、上好园
蓝橙相间的教学楼里传出欢声笑语,彩色攀爬架上跃动着小小的身影……清晨开园不久,五指山市幼儿园苗圃分园内就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目送儿子入园后,五指山市民黄欣向单位走去。
儿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一度成为黄欣一家的烦心事。“过去,我的单位在市区南边,离单位最近的公立幼儿园在北边,上下班接送孩子几乎要跨越一座城,十分不便。”黄欣说。
2023年,五指山市针对人口分布情况、幼儿就近入园需求,决定建设五指山市幼儿园苗圃分园。该园一共开设7个班,提供190个学位,多功能室、食堂、保健室、运动场等设施配备齐全。
得知这一消息后,黄欣欣喜不已,当即决定将孩子送到五指山市幼儿园苗圃分园,“现在,幼儿园离我家和工作单位都非常近,接送孩子方便多了”。
创办新幼儿园,受益的远不止黄欣一家。曾经让当地不少家长头疼的“接送难”,如今被“15分钟就学圈”破解。近年来,依托“3+7+N”体系,五指山市构建了“3所城区公办幼儿园辐射引领、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域覆盖、N所民办幼儿园灵活补充”的办学网络。这些幼儿园构成该市学前教育的“神经末梢”,打通了园所(教育领域中对幼儿园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统称 ,通常指为3岁—6岁孩子提供保育与教育服务的场所)布局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家庭“入园难”问题,五指山市第二幼儿园(原嘉佳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在全市幼儿园学位中,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将突破95%。
在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前提下,五指山市还力争破解“入园贵”问题,实施了强化公办园经费保障、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规范民办园收费等一系列举措。近年来,五指山市投入近千万元保障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设立民办园“达标即奖3万元/班”创建扶持机制,用“真金白银”浇筑教育公平基石。
优化师资 配备齐、专业优
想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师资是关键。近年来,五指山市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上精准施策,确保幼教队伍补足配齐。
五指山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从2019年起,该市公办幼儿园陆续补充了教师、保育员、保健医、保洁、保安及水电工等六类人员数百人,各类教职工配备均达到或超过普及普惠评估有关指标要求。
解决幼教短缺问题后,如何提升教师们的获得感?“近年来,教师们的薪资待遇有了大幅提升。有了待遇保障,人人吃下‘定心丸’,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五指山市幼儿园园长张少玲说。
想提升幼教水平,不仅要配足配齐教师,还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近两年来,五指山市将教育家精神宣讲会开到每个园所,开展50余场特色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铸就了一支师幼比为1:12、持证率达100%的“山区学前教育教师铁军”。
“我们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五指山市毛阳中心幼儿园园长张毅洵介绍,一方面,该园带领老师到先进地区的优秀园所观摩学习,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入园指导交流。
文化浸润 乡土味、特色足
1949年,海南岛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战火纷飞中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冉冉升起;如今,五指山市毛阳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稚嫩童声唱响国歌,旋律飘出大山,传唱万里。
“我们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融入园区一日生活中。”张毅洵介绍,例如,每周一举办升旗仪式,让小朋友们轮流当旗手;在户外体育游戏、运动会等活动中融入强渡大渡河、攻打碉堡等战斗场景,让孩子们感受往昔峥嵘岁月等。
融入红色文化的学前教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富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则让孩子们成为家乡的“代言人”。
走进五指山市水满中心幼儿园,处处透出“乡土味”:一边是水田,稻谷长势喜人;一边是凉棚,织机不时发出“梆梆”声,锅里的三色饭香气扑鼻。
水满乡位于五指山脚下,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乡镇。水满中心幼儿园78个幼儿中,有77个是黎族、苗族孩子。
为传承民族文化,织黎锦、烹饪三色饭等民族特色活动,被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孩子们玩的高跷、独轮车、竹蜻蜓等玩具都是就地取材制作的;斗笠和椰壳成了孩子们早操时的游戏道具;孩子们用脚丫将泥巴踩软,在幼儿园里造了一座微型船形屋……水满中心幼儿园园长黎娜欣喜地看到,当讨论种植水稻有哪些步骤时,孩子们纷纷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看法。
越来越多基于地方特色的活动走入幼儿园,在大山深处迸发活力——黎族竹竿舞成为毛道中心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竹竿开合间,孩子们舞出了文化自信;毛阳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化身“自然小侦探”,近距离领略雨林之美……
在文化浸润下,孩子们还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以五指山市水满中心学校黎族、苗族孩子为主体组建的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在法国巴黎与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同台献唱,在韩国用汉语、黎语及苗语演绎特色歌曲,将大山里的故事化作袅袅歌声,推动中外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
近年来,五指山市勾勒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之路。当教育发展的阳光穿越层峦叠嶂,洒向大山深处,点亮的不只是山区孩子的未来,更是这座山区城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