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宁夏制定出台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

《关于全区基础教育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区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学校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

3个文件

从顶层设计的层面

推动全区教育工作系统化变革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教育强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内容往下看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明确(以下简称《意见》),到2027年,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逐步健全,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到2030年,优质均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区、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基础教育方面,《意见》将聚焦“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准确把握县域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适度超前优化学校布局,有效应对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聚焦“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提出一县一案推动农村学校向乡镇区域中心或县城集中,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聚焦“最大限度盘活和利用现有资源”,提出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建立学位紧缺县区学生到学位富足、办学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就读保障机制,促进各类资源高效利用。聚焦“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提出通过新改扩建、挖潜扩容、中职学校转设等方式,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缓解人民群众上普通高中的焦虑。

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近年来,宁夏以实施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本科育人质量提升工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卓越研究生培育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截至目前,建有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8个,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1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区高校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37个,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

下一步,将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一校一案”明确高校未来发展规划。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积极争取扩大应用型公办本科高校数量。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比例,逐步增加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争取增加高校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启动实施自治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国家及区域战略需求牵引的专业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急需、新兴专业,调整优化、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高校科技创新效能提升行动,聚焦能源、材料、信息、装备、健康、农业、生态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持续产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

记者还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当前

宁夏和全国一样

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呈现

“梯次变动、错位达峰、城乡分化”的

学段特点

学前和小学

2020年、2023年已达高峰

初中、高中

将于2029年、2032年错位达峰

城镇学龄人口快速集中

基础教育资源供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亟需调整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

近年来,宁夏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3.4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4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2%,普通高中录取率超过70%,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自治区教育厅将科学优化中小学布局,准确把握县域地理特征、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学龄人口规模变化趋势,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市级统筹、一县一案,适度超前优化学校布局,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设置九年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最大限度盘活和利用现有资源。

分类优化学位供给。幼儿园按照“大村独设、小村联办”原则,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健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保障机制,增加城镇公办园学位供给,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推进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提升办园质量;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小学按照“规模适度、相对集中”原则,逐步推动农村小学向区域中心或县城集中,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初中按照“县城为主、集中办学”原则,重点镇、人口聚集镇以及有产业园区的乡镇可适当保留初中,特别偏远且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初中在过渡期内暂时保留,其他乡镇和农村初中逐步向县城集中。普通高中按照“县域为主、地市统筹”原则,通过新建增加一批、现有学校挖潜扩容一批、中职学校转设一批等方式,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

此外,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各市、县(区)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分担机制,通过科学规划公交线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学生方便上学和交通安全。统筹调配优化整合学校的教师,配优配强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寄宿制学校合理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和生活教师。

记者:李姝 张斌斌

编辑:李雪旎

审核:申亮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