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千同城网友一起聚焦安阳!
建站18年 | 关注民生丨服务生活
2025年4月28日上午,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法院在殷墟博物馆报告厅公开宣判苏某某等三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判决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至八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至八万元不等。安阳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等18家相关单位负责人、殷墟保护区所涉11个乡(街道)分管副职和文保主任、66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四级网格员、辖区重点企业代表、商户代表、承租户代表、群众代表共计570余人参加。
据悉,该案是殷都区法院在殷墟遗址设立“文保法官工作室”后公开宣判的第二起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作为首例由法检两院“一把手”同庭履职的涉殷墟文物保护案件,本案通过“公开宣判+法治教育”的创新形式,为世界文化遗产案件办理树立司法标杆。
现场审判
法律利剑震慑文物犯罪
该案于2025年4月24日在殷都区法院刑事审判庭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殷都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志广担任审判长。经审理查明,2017年,苏某某等三名被告人在殷墟遗址保护范围内实施盗掘行为,先后挖掘两处盗洞并窃得青铜角杯、青铜花觚等文物,对殷墟遗址文化层造成了破坏,对两座商代墓葬造成了严重破坏。法院综合考虑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危害后果及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依法作出判决。宣判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表明了司法机关坚决打击涉殷墟文物犯罪、守护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决心。
法治课堂
从案例到责任的觉醒
在庄严的庭审结束后,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在报告厅展开。殷都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王忠文以本案为切入点,聚焦十起殷墟遗址保护典型案例,详细解读主从犯、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自首和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的认定和适用,每个案例都配以“法条对照表”和“量刑坐标图”,让殷墟文物保护的法律边界清晰可感,将殷墟文物保护升华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集体使命。
此次法治公开课在各界旁听人员中引发积极反响。某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回村后要组织党员加强日常巡逻,同时将法律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开展入户宣传。”从事房屋租赁的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听完课才意识到今后必须严格核实租客身份信息、认真审查租房用途,并按规定做好备案登记工作。”
长效保护
司法护航文化遗产未来
近年来,殷都区法院通过司法职能与文物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打击防治双向驱动、宣判宣讲宣传三位一体的文物保护新理念、新机制、新格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法护殷商“123工作法”,以体系化、立体化、精准化的治理模式推进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切实守护中华文化根脉。
“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殷都区法院将充分发挥好“文保法官工作室”的阵地作用,持续开展“巡回审判”“典型案例发布”“专题宣讲”等活动,通过司法裁判明晰保护红线、凝聚共治合力,让三千年的殷商文明在法治守护下永续传承。
来自:殷法阳光
正能量 | 暖心事 | 不文明曝光
与万千同城网友一起聚焦安阳
【房屋出租】
电话:13213259123
义乌写字楼两间通146平米,周边有小区、商场、超市、银行、学校等适合商务办公使用。有意者联系13213259123
戳原文登录
安阳论坛网页版
有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