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一庭 王彤


我是民一庭的法官助理王彤,这是我来咱院的第五个年头。民事案件复杂琐碎,民一庭的家事、建工、侵权、劳动争议等等案件,更是深入人和人之间,处理着社会中唇齿相依的关系,无不对个人业务素质和处事方式提出高要求。进来法院的五年里,很荣幸跟着几位民事法官办案,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得到很多收获和快速的成长。

回顾这几年的办案经历,让我把专业知识从教材中,拉到了现实生活里。刚来民一庭时接触了件案子,对我影响非常大。有一位幼年丧亲的小孩住在爷爷遗留下的房子里,原告是他的亲姑姑,为了争夺爷爷的遗产,以小孩为被告提起诉讼,而产生的继承纠纷。以前在读书时,只会简单的考虑到:“这是属于’代位继承’”,仅限于了解并记住法条的构造和原理。但当我面对一个具体的人,一个丧亲的幼子时,我开始明白无论法条只是抽象出来的概念,但落在案子里,却是一个个现实人生。我开始从简单的记住法条,到理解制度设计的初衷。又通过案子落实法条,帮助已经逝去的父母完成对小孩的最后一次保护,伴随法官法槌落下的,是宝贵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除此之外,在一遍遍和当事人、和案件的交锋与对话中,我也逐渐学会了倾听、共情与表达。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我学会了如何稳定情绪、引导谈话;面对复杂矛盾的交织,我学会了冷静分析、理性归纳。这种性格上的淬炼不仅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获益匪浅。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思考生活。

作为青年干警,正处在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一次次脚踏实地的办案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对法律的理解、对人性的认知,也逐步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每一次当事人的感谢,都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养分。

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 )王付娟


我是研究室的王付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在踏入法院之前,我曾在房地产和新能源企业从事人事与行政工作。2023年7月,我有幸加入淄川法院这个大家庭,到现在已经快2年时间。我现在的工作主要聚焦于两大板块:材料撰写,以及文件收发管理。今天,我想用“扎根、破土、共生”这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我与法院共同成长的故事。

一、扎根:在细碎中生长力量

刚接到收发文工作时,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个简单的“传声筒”任务。然而,当我真正投入其中,每一天确保每一份文件准确无误地收发流转,才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无论是下班后还是周末,都要时刻关注文件收发,日均处理近30份文件,今年以来已完成1700份文件流转。那一刻,我才真正领悟到“小岗位也有大使命”的深刻内涵。

为了实现文件的高效流转,减少领导的批阅时间,我对照本院工作实际,逐条筛选重点内容,用便签纸和铅笔做好标记,就像为文件绘制了一张精准的“导航地图”。当领导翻阅文件时,能迅速定位到关键要点。

这段经历让我豁然开朗:法院如同参天大树,我们每一位青年干警都是扎根深处的毛细根。正是通过这些看似细碎却至关重要的工作,为法治之树输送养分,使其茁壮成长。

二、破土:在笔尖上双向奔赴

撰写材料的过程中,我常常把自己比作“法治摆渡人”:既要把严谨的法言法语摆渡成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也要把基层实践中的鲜活经验摆渡成上级看得见的参考样本。

去年,我深入挖掘我院工作亮点,撰写了《淄川区法院多措并举暖企安商 着力打造好营商环境法治底色》一文,被中院信息专栏刊登;今年我与法庭同事们密切合作,将“枫桥式人民法庭” 创建过程中的暖心故事娓娓道来,多篇宣传稿件先后被《博览新闻》《山东商报》《山东法制报》等媒体采用。当看到自己的文字既飞入百姓家,又登上决策案头,我忽然明白:青年干警的成长与法院的发展,本就是一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

、共生:在奋进中续写未来

法院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阶梯,而我们也用青春活力为法院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两年,我从完全外行的“小白”,成长为能自信说出“这个文件我经手过”的研究室干警;而我们的法院,也在无数干警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书写着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未来,我愿继续做法院这片土壤上的一株新竹——向下扎根,汲取知识与经验的养分;向上生长,以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培育我的热土!

综合办公室 吕英杰


我是吕英杰,1995年8月出生,毕业于青岛大学会计学系,2020年末进入法院财务科工作。在出纳岗位工作一年半以后转到了会计岗位上。五年来,在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和热心指导下,我从一名工作上的新手小白开始,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对业务越来越熟练。

现将我的工作体会分享如下:1.专业知识学习永远在路上,做到“干中学”:比如预算编制,首先要看明白财政下发的文件要求,对本年度预算编制的要求和原则心中有数。其次要对工作有一个大框架上的认识:提前想明白这个工作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本单位的支出类型有哪些、需要多少钱、该怎么安排,这些事情弄明白了才能更好的跟财政沟通,争取理解支持。最后在工作做完之后对这项工作进行复盘,找到可以提高完善的点,在下次工作中做的更好。2.对待工作严谨细心,反复检查。每年编制的部门决算里有30多个分表,表间勾稽关系复杂,经常一个数字填错就会影响后续好几个报表出问题报错,所以要在填报时做到少出错,这样才能提高报表效率和报表的准确度。

目前我还存在工作条理性不强的问题:有时会遇到多项工作任务同时下达且完成时间要求紧急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容易着急慌乱,不知道先做哪一项。对此,我觉得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先把手头需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按照轻重缓急排好顺序捋清思路之后再按部就班展开工作。

回顾这五年,我们单位完成了从区县到市级财政保障的变动,随着财政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做好单位的“账房先生”,更好的完成经费保障工作!

刑事审判庭 孙文骁


我是来自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孙文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来到淄川区法院工作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作为青年干警中的一员,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淄川法院的故事,深感荣幸。

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进行调解,案件为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男子系家中的顶梁柱,在事故中被载货客车当场撞死。被告人女儿在调解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无法进行赔偿。被害人家属情绪也非常激动,双方即将产生矛盾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也曾想过退缩与逃避。师傅郑庭长的教诲确浮现于脑海之间:凡事都要多锻炼、沉住气,才能最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法官。为此,我首先与被害人亲属沟通:交通肇事毕竟是过失犯罪,大家都不希望事情发生,但是一味的情绪激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接下来,我又对被告人女儿说:被害人与您父亲年龄相仿,换位思考一下,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的心里会有多难过!我们都知道你家里条件不好,但这并不是逃避法律赔偿责任的理由,解决问题关键要看一个人的态度。双方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被告人的女儿也答应回去尽快筹钱。

还记得第一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面对讲台下数百名学生的紧张与局促,到现在法治课上能够和孩子们侃侃而谈,耐心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法律问题;从周六周天加班赶制PPT、熬夜背稿子的疲惫不堪,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稚嫩面庞,法治的微光在我们之间悄然传递,再多的辛苦在这一刻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播撒法治种子,传递司法温情靠几个人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成立了“法治宣讲团”,来自全院各审判条线的十余名青年干警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共开展“订单式普法”二十余次、法院开放日活动2次,获得辖区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法润般阳•护航青春”少审品牌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回望过去,从2000年获得最高院、团中央授予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到去年获评“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淄川法院少审精神薪火相传、接续传递,不知不觉间接力棒已悄然传递到年轻法院干警的手中。

还记得公务员初任培训,宪法宣誓的铮铮誓言依旧在耳边久久回荡;还记得第一次踏进法院大门,审判楼大厅那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已经深深烙进我的心房;还记得第一次作为助理参加庭审的庄严肃穆,法槌虽小,敲下的那一刻却有千钧之重;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制服,法徽在胸前熠熠生辉,它不仅代表着政法干警的荣耀,更承载着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我与淄川区法院之间的故事,很短,短到只有两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很长,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怀,群众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实现,坚定了我为法院工作奋斗终身的决心。

何谓法院青年?当养“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的浩然正气;当有“利民事丝发必兴,去民患若除己病”的为民情怀;当树“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豪情壮志。作为新时代法院干警,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踏实的工作态度,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法院工作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速裁团队 王从文


2021年,我考入了淄川法院,成为了一名法官助理。初入法院的我,对于法院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之后,我在每一起案件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在一次次的立案、调解、文书送达、草拟文书等审判辅助事务中重新认识法院工作,也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下,一次次改进,一步步成长。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如何助力审判工作,我有以下感想:

一是履职尽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作为一名民商事法官助理,我主要办理的案件类型包括民间借贷、合同、离婚等纠纷案件,表面看上去这些案子并不复杂,但群众之事无小事,每个案子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对每一个案件都要严谨细致,始终把自己置身审判岗位,以一名案件承办人的态度和视角履行职责。自从事法官助理岗位以来,我协助法官共办理民商事案件一千余起,承担了草拟文书、文书校对、组织质证、案件调解、诉前鉴定等工作。同时,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活动,配合完成调研宣传工作,积极报送案例材料,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司法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二是加强学习,坚持在平凡之中见真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面对乡镇林林总总的纠纷,琐碎的家长里短,初出“茅庐”的我,陷入了“本领恐慌”。于是,我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向书记员学,向法官助理学,向调解员学,向法官学,所遇皆我师焉。他们有的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调解能手,有的是审判业务专家,有的有能看穿当事人心思的读心术,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从笔录到送达,从调解到草拟判决书,在法院工作快四年的我,变得更加坚毅,不断走向成熟。“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学习,以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办案能力,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以人为核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捂热司法的温度,不仅需要经验丰富、对法律的熟练运用,更需要胸怀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一起纠纷中,魏某和白某是邻居关系,因宅基地问题双方争执不休,魏某遂诉至法院要求拆除白某在魏某的宅基地上所建的院墙。当事人来到法庭,承办法官与我积极做两人的思想工作,法官向两人讲了六尺巷的典故,并阐述了邻里关系和睦的重要性,在取证难的情况下,双方最终都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在宅基地的界限划分问题上都进行了让步,三年多的纠纷终于得到了解决。这个案件使我触动很深,它让明白解决纠纷不仅要懂“法理”也要明“情理”,要用真心获取当事人的信任,拥有推己及人的良善情怀。法律有了温度,才能在温暖他人的同时给自己带来阳光。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作为青年干警,我会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底线,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为做好法官助理工作做更大努力!

综合办公室 庞晓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入职淄川法院两年。这两年来我充分感受到了法院大家庭的温暖,在领导和同事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角色的转变,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长与锻炼。

作为法院的一名司法行政人员,怀着对法律事业的敬畏和憧憬,我踏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责任的岗位。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法院的工作认识更加深刻。

作为法院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从最基础的接听电话工作开始做起,在一开始接电话时,面对当事人的许多问题由于对法院工作还不够熟悉,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答复,但在同事的引导和帮助下,面对当事人的电话时,慢慢的能做好释法明理的工作,解决好当事人的疑难问题;在会务方面,由于以前从未接触到这类工作,一开始不了解会场该如何布置,但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在布置会场是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在资产管理工作方面,从对本院资产信息的不熟悉到现在可以比较全面的掌握资产信息。及时更新资产信息,与上级财政部门积极沟通,争取做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作为综合办公室的一员,我认为要始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项工作,要注意每一处细节。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要记录好每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对待每一项工作要认真细致,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认真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要立足岗位实际,坚持团结协作,始终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对待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干警,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业务知识的提升。作为法院干警,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作为一名非法学专业的干警,更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法律素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本领,更好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办公室工作相对琐碎,要以更加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崇高理想,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院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