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养老服务的短板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为此,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白维军教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理论文章,并发表于《光明日报》2025年3月27日第7版。

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服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二是养老服务经济支撑能力不足;三是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匮乏;四是养老服务市场不够成熟;五是对机构养老存在认识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需在国家养老服务宏观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更加切实的举措,从以下几方面大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一是增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二是加强农村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三是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强养老服务购买能力;四是多元主体结合,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五是鼓励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开展村级互助养老服务。

近年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大力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多篇咨政成果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民委,民进中央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等采纳批示。本次在《光明日报》发表智库成果,体现出我校决策咨询的理论水平与应用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彰显了我校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成效。

01

02

03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张昕

责编 :张振宇 张鑫玥 王佳美

校审 :白佳璇 高嫚聆

审核 :刘雪峰

终审 :阿茹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