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多客户咨询杨浦滨江,环二发过去之前测评文章,客户说还不够:

“这些文章写的都是现状,杨浦滨江最让人心动的地方是未来”。

还有客户说一江一河杨浦滨江发展空间最大,地段好、空地多,将来要来25万高收入群体……

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对杨浦滨江环二有三个担心。

环二也希望杨浦滨江好起来,摆在面前的困难我们也不能掩耳盗铃。



先说说产业。

杨浦滨江规划不重复了,这几年过来一些互联网总部。



首先是很振奋,认真研究有些担心——真正的确定性增量可能就B站。

美团已经来了,不算增量。

美团在杨浦互联宝地办公,离黄浦江1公里,离建设中的总部2公里。



对区域发展贡献上,美团已经兑现。

字节跳动项目不大,来不了许多人,据说作为展示、展览中心,办公主体还是在新江湾-五角场。

中节能、中交总部都在对外出售,自己用不了太多面积。

毛估估杨浦滨江确定增量不会超过2万人。

杨浦还有不少在建项目,将来招商压力很大。



为什么美团、B站、字节愿意过来,后面招商反而困难?

因为他们是来买地的,只要地足够便宜傻子才不来。

美团、B站地块楼面价都是2.2万/平,字节跳动地块更好,楼面价3.5万/平。

三四年前房地产市场还很火爆,那个时候这都是白菜价。

前滩如果有2.2万/平的地,美团说不定就去前滩了。

你在徐汇滨江租房住,现在古美的新房打五折卖给你,你去古美定居了。

能说明你喜欢古美吗?

后续招商实打实的靠区域能级、产业氛围、招商能力。

杨浦滨江面临的困难很大。

陆家嘴是一线CBD,外溢一些金融机构到了北外滩,北外滩是二线CBD。

杨浦滨江想拿到企业,一定是北外滩吃剩下的。



北外滩地段、成熟度、江景、商业全方位吊打杨浦滨江。

能去北外滩的,谁去杨浦滨江?

在大宁买房了,可以解释说老静安房子太老、太拥挤,不喜欢。

租杨浦滨江没任何可解释的,基本就是租不起北外滩。

要房龄新的、江景好的办公楼,北外滩管够。

北外滩租满了也没事儿,苏河湾、北滨江空置率都很高,地段上都比杨浦滨江更好。

杨浦滨江努努力,可以达到三线CBD的高度,即陆家嘴>北外滩>杨浦滨江。

运气不好被苏河湾、北滨江比下去,陆家嘴>北外滩=苏河湾>北滨江>杨浦滨江,那就大大不妙。

现在杨浦滨江地标渔人码头租金5块左右,保持了三线CBD水平。

虽然空置率高,价格还挺得住。

出了内环就2块多了,比如2014年建成的文通国际广场。



这个租金跟南翔CBD差不多。

苏河湾有静安title,北滨江是浦东亲儿子,都是杨浦滨江有力的对手。

私信免费获取更多区域分析



商业上,比产业更让人担心。

产业还可以通过低价卖地获得,商业运营实打实的需要老百姓配合。

研究了一下午,发现杨浦滨江只能做一个小型区域商圈。

12号线串起北外滩、杨浦滨江,内环客流绝对被北外滩硬控。

在消费心理上,我们更愿意去高能级地段。



12号线过黄浦江到浦东巨峰路,又是地标性商业嘉里新嘉中心Prisma。

上海人对港资的喜爱到骨子里,有嘉里坐镇,保证浦东购买力一个都流不到杨浦。



巨峰路商业体量高达36万方,是浦东第一大商业综合体,倒是有虹吸杨浦客户的潜力。

杨浦腹地购买力早就被五角场整锅端走,仅靠一个合生汇怎么抗衡?

东西南北围追堵截,杨浦滨江商业覆盖就2公里的一个半圆。

之前半圆中心是渔人码头,你可以问问翡丽甲第业主来过几次。



坐地铁的去了北外滩,开车的去了瑞虹太阳宫。

半径2公里的半圆,养不活大型的、个性化的商业体。

五角场实在太成功了,大树之下杨浦很难出现第二个市级商圈。



滨江商业很难做,徐汇滨江商业也是冷冷清清。

商业中心一般都是交通中心,徐家汇、五角场、南京西路、中山公园。

滨江都是死角,做不成交通中心。还被黄浦江阻断,少了一半客群。

但是徐汇滨江现在很成功,房价堪比新天地。

徐汇滨江走的是宜居路线,10万方的亲水平台、50万方的公共空间、20余个文化地标,成了著名的滨水生活空间。

传媒港建成、艺术活动不断举办,徐汇滨江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

大城市文化中心通常是价值高地,全球都一样。

杨浦滨江复制徐汇滨江,成为下一个“逛展、休闲、社交”滨水生活中心?

这一点又很难。

徐汇滨江能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份。

世博会时徐汇滨江全面推倒重建,核心区几乎看不到老房子。

清一色的全新空间在郊区很多,市区非常稀缺。

新天地是一个,成了顶级富人区;

瑞虹新城算一个,贵到看不懂。

杨浦滨江做不到,这样的老房子很多,拆都拆不动。



几年过去了,城市环境提升不大。

徐汇滨江的成功跟豪宅也有关,云锦东方、保利西岸、尚海湾豪庭二三期,有钱人扎堆能差到哪去。

杨浦滨江还是中产路线,大部分新房都是90-120平小户型,居住定位可能还是超不过新江湾。

徐汇滨江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离外滩够远,黄浦滨江、世博滨江宜居性实在一般。

直到徐汇滨江,大家又找到了美好的生活方式。

黄浦给徐汇留了口饭吃。

与外滩错位竞争,不看陆家嘴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我们看看黄浦江的开阔、世博公园的绿色。

徐汇滨江是独有的松弛感,没市中心的压抑,又不是郊区的荒凉。

可惜的是,这一点优势杨浦滨江又不具备。

北外滩滨江岸线贯通后,大家走不到杨浦滨江。

杨浦滨江总是生活在北外滩影子里,找不到自己独特价值。



有机的城市空间就是产业、商业、生活的交织,少了一个都不行。

这三点对杨浦滨江来说都很难。

当然杨浦滨江也不是没机会,就看能不能抓住。

无论如何互联网企业来了,优势在我。

B站主打Z时代,能够牢牢把握住00后,走出跟徐滨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说不定引领下一个20年。

有些00后装修都搞成叙利亚风,年轻人想法很难猜。

互联网企业多了也会形成产业氛围,会聚集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过来。

希望美团、B站、字节多发发力。

杨浦五角场、大连路都有不少存量企业,看区里愿意不愿意疏导到杨浦滨江。

至少先把办公楼灯点亮,人气来了,商业活了,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你对上面三个困难怎么看?有好的解决方案可以留在评论区。

最后补充一句,杨浦滨江算房价时基本都忽视了上面三个困难,直接默认100%建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