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随手丢弃的塑料瓶、易拉罐,能化身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你是否知道,远在4000公里外的三江源,每一份微小的环保行动都在守护着我们共同的生命之源?日前,在START星美术馆,“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览开幕,用艺术与公益的力量,将三江源的生态故事带到上海市民身边。



“低头捡星光”公益艺术展览在START星美术馆开幕

走进美术馆,记者仿佛踏入一场跨越山河的生态对话。三幅《大地血脉》作品占据展厅显眼位置,凑近细看,塑料瓶、易拉罐、绳索等常见垃圾,被艺术家巧妙组合成三江源独特的网状水系地貌。深浅不一的色彩交织,既展现出三江源大地的壮美,又无声诉说着垃圾污染对生态的威胁,让不少驻足观看的市民发出叹息与感慨。



《大地血脉》作品

《废羽新生》同样令人震撼。鸟类保护专家朱维佳十年间拆除3276张非法鸟网、解救396只候鸟的故事,化作由残破鸟网编织成的鸟群受困矩阵。形态各异的鸟类仿佛在挣扎、在求救,也在讲述着护鸟人的坚守与付出。


《中华水塔》作品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华水塔》,上千只盛满三江源水的塑料瓶,堆叠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立体水系,巍峨地伫立在展厅中。艺术家刁勇介绍说:“这些水样源于三江源不同地区的监测工作,我们将其转化为创作灵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装置,真切感受到自然之美,从而爱护环境、守护水源。”


《源头源尾的影像对话》作品

在美术馆二层的摄影展区,《源头源尾的影像对话》用镜头讲述着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故事。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40年如一日,用镜头记录下藏羚羊、雪豹等野生动物的珍贵瞬间,让三江源的灵动与野性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些作品只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缩影,希望上海的公众能通过艺术形式,看到鲜活的野生动物,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奚志农说道。

展期内,美术馆还将举办多场主题公益讲座和手工互动工坊。无论是与环保专家深入探讨生态保护,还是亲手体验用回收材料进行创作,都能让市民更深刻地理解环保的意义。

从世界屋脊的三江源到东海之滨的上海,跨越4000多公里的不仅是距离,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脐带。作为“中华水塔”,三江源每年输送近600亿立方米淡水,滋养着无数人的生活。然而,脆弱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银联自2023年发起守护三江源公益行动,计划5年内协助治理沙地、草地,建立动物保护区;2024年又发起“低头捡星光”公益活动,建立星光超市、举办环保艺术展。如今,这场公益接力来到上海,十余件用垃圾制作的艺术作品,将诉说着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愿景。

展览将持续至5月4日。本次展览及所有活动均免费向公众开放,只需提前预约,就能开启这场充满意义的生态之旅。

记者:曹香玉、陆海捷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