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几场雨水过后,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社三村排村的枇杷果实橙黄明艳,汁水充盈。4月26日,天刚蒙蒙亮,村民曾玉红就到自家果园里采摘新鲜枇杷,细心整理后带到入村干道边摆起了售卖摊点。“看,每颗个头都像鸡蛋一样大。今天村里有活动,会来好多人,热闹得很!”曾玉红期待地说道。
图为游园采摘活动
当天上午10点左右,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看非遗表演、果园欢乐跑、免费采摘体验、听乐队演唱、围炉话枇杷、品枇杷豆浆和豆腐……富川第三届排村枇杷开园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启。
“尝尝看,免费品尝!这是我们的‘黄金果’,清甜可口!”“微信到账60元。”曾玉红的枇杷售卖摊前人头攒动,品尝、选果、称重,她忙中有序,手机响起的收款提示音此起彼伏。除了村民自发摆起的枇杷售卖小摊,村干道的两侧还穿插支起了各式各样的小吃、套圈、农具物件等美食娱购摊点,为这个以枇杷闻名的村庄增添了许多热闹气息。
图为游客采摘枇杷
“没想到村子里还能这么玩,村容村貌也很有特色,到处都能看到枇杷的元素。我们还在线上认购认领了一棵枇杷树,回去之后也能陆续收到枇杷果。”游客仇玉娟一行7人,自驾前来的汽车后备箱里塞满了枇杷。她告诉记者,她们此行是从南宁到富川游玩,原本计划玩三四天即返程,听说这里有枇杷开园活动就多留了两天。
排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军介绍,游客口中所说的线上认购是依托于“云上农场”小程序平台拓展的枇杷销售渠道,外地游客可通过线上认领果树后,即可云端“监工”种植采摘全过程,到了枇杷果成熟时可以选择邮寄的方式获取果实,或是到果园实地体验采摘自提领取。
图为村民采摘枇杷
该村的枇杷从2003年开始种植,到现在已有1500多亩的规模。杨明军告诉记者:“近几年县里和乡镇非常支持排村枇杷产业的种植发展,不仅指导帮助村里打造枇杷节活动等乡村旅游场景,还进行了数字化探索,搭建线上平台拓宽了消费渠道。”杨明军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智慧管理平台界面上跳动的认购数据见证着“流量变现”的效率。
图为游客购买枇杷
据统计,今年富川第三届排村开园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入村游玩消费,并有10多名批发采购商前来洽谈交易。活动促成农户枇杷零售卖出5000余公斤,村集体经济创收超1.2万元,线上认购认领枇杷超1000公斤。“每棵枇杷树收益的80%归农户所有,剩余20%注入村集体经济。”杨明军还算了一笔账,今年枇杷产量约152.5万公斤,产值预计可达1250万元,村里可实现人均年收入约4.2万元。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提篮叫卖”到“云端认购”。富川以枇杷果实激发群众村游热情,游客收获愉快体验,采购商订下心意果品,村民鼓了钱袋子。这场“金色狂欢”只是富川积极打造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的一个生动剪影。
近年来,富川积极启动文旅品牌创建工作,通过深挖瑶族历史文化、深化“百业+文旅”“文旅+百业”,推出“明城有约”“雪花啤酒节”“富春江”“逐梦虎头”等文旅活动;同时,策划创建“一镇一节庆”系列品牌项目,如新华乡“瑶族赶鸟节” 、麦岭镇油菜花节暨广场舞比赛、摄影大赛和美食节,排村枇杷节等……全面促进农文旅融合,提振消费,激发县域乡村文旅经济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以‘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持续打造‘一镇一节庆’系列品牌,实现多方受益的效果,推动农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富川瑶族自治县副县长汪微萍说。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富川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9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4.39%,旅游总消费达20.02亿元,同比增长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