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4月28日电 (记者张沛、周恬)4月28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3个阶段性目标:2027年湖北省创新策源力显著提升,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35年成为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国成果转化优选地、全国创新生态高地。
锚定目标,湖北从力量建设、空间布局、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创新生态等6个方面,部署22项重点任务。
夯实支点创新策源力量根基
提出锻造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增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队伍4项任务,力争到2030年新增1—2家国家实验室或基地,已建在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0个左右,培育一批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引领中部的创新力量矩阵进一步加强。
优化支点创新策源空间布局
提出打造创新引领增长极、建强支撑全域的创新“金三角”、构建融入全国的创新“中三角”3项任务,力争到2030年武汉科研城市和创新集群排名均进入全球前10,排名进入全国前50的国家级高新区达到5家左右,特色鲜明的省域创新枢纽加快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转变,长江中游技术创新共同体基本形成。
加快支点创新策源攻关突破
提出向基础研究“无人区”发力、向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聚力、向未来产业“新赛道”蓄力、优化科研攻关组织机制4项任务,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确保每年迭代实现“61020”攻关突破,精准支撑“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加速支点创新策源成果转化
提出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健全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支撑、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4项任务,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构建“数据增信”与“财政增信”联动的增信体系,力争到2030年布局概念验证中心100家、制造业中试基地200家,发布典型应用场景600个,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50%。
集聚支点创新策源高端人才
提出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完善用才重才机制、优化安才留才措施3项任务,加快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健全顶尖人才顶格支持机制,最大限度赋予人财物使用权,以家庭和团队为单元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力争到2030年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营造支点创新策源一流生态
提出加强科技统筹、加大创新激励、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氛围4项任务,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财政经费投入等重点工作统筹机制,科技创新政策一致性审查机制和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分别达到2.9%和9%左右,到2030年分别达到3.2%和10%左右,打造极具活力、极富吸引力的一流创新生态。